海南2025年4月暨清明节期间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报告出炉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近日,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海洋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务厅、省林业局、省气象局6个单位开展4月暨清明节期间自然灾害风险研判。4月3日,海南2025年4月暨清明节期间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报告出炉。
一、预测预报情况
(一)气象灾害风险:预计4月份气象灾害风险主要如下:一是清明风。预计上旬前期海南省北部、中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清明风天气过程。二是强对流天气。海南岛北部、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雷雨大风、雷电、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三是高温。西沙、南沙群岛、三亚平均气温27.2~29.8℃,其余地区24.2~27.2℃,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0.4℃,本岛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日最高气温≥35℃)天气过程,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出现在中旬前期和下旬后期。四是降雨。预计降雨总体略多,但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各地月雨量15~155毫米,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多15%~25%,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中旬中期、下旬中期至后期。五是气象干旱。预计海南岛南部、西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清明节期间(4月4日至6日),全岛以多云间晴天气为主,其中5日至6日五指山以北局地有阵雨或雷阵雨。
(二)水旱灾害风险:截至3月25日8时,全省水库蓄水量为59.60亿立方米,占正常库容69.3%,较多年同期偏多26.1%,但临高、澄迈、琼海、昌江4个市县蓄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6.0%~68%,戈枕、石碌、牛路岭3座大型水库蓄水较多年同期偏少4.1%~16%,当前白沙、保亭、昌江、澄迈、定安、东方、乐东、临高、陵水、琼海、海口、琼中、屯昌、文昌、五指山、三亚等市县已降到死水位的57座水库灌区发生小范围局部旱情的可能性较大。4月,预计南渡江龙塘站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0%~30%,万泉河加积站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0%~20%,昌化江宝桥站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0%~40%。当前海南省三大江河及中小河流站点已进入枯水季节,主要江河和中小河流均处于中低水位运行,发生超警和流域性(区域性)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极小。
(三)海洋灾害风险:预计4月份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如下:一是海浪。受上旬初期、后期以及中旬中期的冷空气影响,南海将有中浪到大浪过程。二是天文大潮。4月2日至6日,29日至30日海南岛沿海将出现2次天文潮高潮位过程,海口市秀英、东方市八所、乐东县莺歌海等岸段天文潮位较高。
(四)森林火险:预计中下旬全岛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以1~2级为主,中旬前期和下旬末可能出现极端高温,部分地区可能达3~4级(可燃)。清明节期间(4月4日至6日),昌江、儋州、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澄迈和东方等市县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可达3级(可燃),东方东部及昌江南部零星地区可达4级(易燃)。
二、防范措施及建议
(一)做好森林火灾防范工作。一是近期春耕繁忙,加上清明节期间民俗农事、清明祭祀、踏青旅游等活动增加,要密切监测森林火险形势,对重点防火地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引导群众移风易俗,严查违规用火行为。二是加强防火期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准备,特别是清明节期间,要强化多种监测预警手段巡查巡护,严格落实火情报告制度,及时跟踪反馈卫星监测热点信息核查,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三是统筹做好火灾风险隐患排查,特别是国家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重大民生设施、林区输变电站及线路、环岛旅游公路沿线林区、林农结合部及重要目标周边等重要部位常态化巡查巡护。四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乡村大喇叭等大众化宣传平台,普及森林防火法规和避险知识。
(二)做好强对流天气防范工作。一是当前海南省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频发时段,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加强会商研判和预警“叫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防范应对雷雨大风、冰雹、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特别是要强化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灾害防范准备和处置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突发灾害可能对展会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是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在建工地、文体场所、中小河流、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农业大棚、低洼易涝点、厂房、工棚、临时建筑物、高空构筑物、户外广告牌等风险隐患排查和安全巡查。三是多渠道向公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重点加强道路交通、农业生产、文体展会等领域的安全风险提示,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做好海洋灾害防范工作。一是密切关注气象和海洋预报预警信息,海上大风、海浪、海雾影响期间,及时发布预警或风险提示信息,强化渔船、旅游船、游艇、客滚船等各类船舶避险防范措施。二是加强涉海旅游景区和项目、滨海浴场、露营地以及海滩休闲度假区、海岛航线等重点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加强滨海区域巡查,沿岸潮水位较高或风浪较大时,及时提醒公众远离岸边,做好安全防范。
(四)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措施。一是当前是在田瓜菜处于产量高峰期,要严防局地强对流天气对瓜菜生长的不利影响,做好大棚防风、瓜菜灌溉水源调度、早稻育秧用水保障、秧田保温等工作。二是加强天气监测和热带作物生产指导,加强农业病虫害防治,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灌水或对果树实施果实套袋等措施,防范高温干旱或强降雨天气影响。三是做好畜牧和水产养殖户防灾工作的技术指导和预警预判,严防畜牧养殖区域因强降雨引发的塌方和泥石流。
(五)做好高温干旱天气防范措施。加强春季用水保障,着眼长远,未雨绸缪,科学制定用水计划,特别是蓄水量较少的市县和水库,要加强供用水管理,科学调度水量;密切关注单村单井工程可能出现的供水紧张,保障全省供水安全。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吴钟旺】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