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4月3日上午,万宁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严某斌、吴某凡、杨某堂、李某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一案。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严某斌介绍严某义(已判决)认识被告人杨某堂,杨某堂将从事跑分洗钱的上家(网络名字为“雷某一”,身份未明)推荐给严某义。从2024年5月开始,严某义负责招揽“工具人”(负责去取诈骗钱款的人)并对接上家杨某堂,“雷某一”将银行卡寄给严某义后,严某义将银行卡交于“工具人”取钱,并给“工具人”一定的好处费。“工具人”取款完扣除自己的获利后交给严某义,严某义按照上家的要求处置相关赃款。经统计,严某义指使陈某坚(已判决)取款40000元、指使被告人李某泽取款14600元,指使被告人吴某凡取款28900元。被告人严某斌、吴某凡、杨某堂、李某泽为获取高额非法利益,在明知是上游犯罪所得资金的情况下,仍使用自己或他人的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支付结算账户接收、取现、转账涉诈资金,帮助电信网络诈骗分子转移违法所得,检察机关提请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追究4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依次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并对在案的证据进行举证、质证,同时就本案事实及定罪量刑充分发表意见,四名被告人表示自愿认罪认罚。本案将择期进行宣判。
法官提醒,近年来,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载体、网站平台实施犯罪更加隐蔽。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领域,帮助行为是实现犯罪目的纽带,同样构成犯罪。希望广大群众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切莫因蝇头小利买卖、出借、出租银行卡、电话卡、支付账户、个人身份信息等,一旦触犯法律,追悔莫及。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吴钟旺】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