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累计完成湿地生态修复10240亩
海拔新闻
2024-12-11 21:27:54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 通讯员 孙秀英 )12月11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海南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自设立以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黎安、新村两个潟湖环境整治工作,累计退塘近667公顷,实施退塘还林还湿生态修复工作,因地制宜地促进红树林湿地的修复及海草的保护。
据介绍,陵水县结合潟湖湿地整治与修复,深化运用生态补偿机制,在沿海地区凡规划为红树林保护区、海草特别保护区和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区域,对占用农民发展产业基地的,均给予当地农户政策扶持式的生态补偿。
“在修复实践中,陵水县尝试性地对生态修复区域的集体土地实施生态补偿,且补偿标准逐步提升、连续补偿20年,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生态修复顺利让步”,陵水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依法补偿、引导深海养殖、岸上就业、休闲渔业等工作,让“农民得实惠,生态的保护,产业的发展”。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在生态补偿的合理、合法、合规引导下,陵水在原生503亩红树林面积的基础上,按照“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原则,精准施策,持续推进,累计完成湿地生态修复10240亩,其中种植红树林面积为6301.65亩。
为转化湿地建设成果、释放生态碳汇能力,早在湿地红树林建设之初,陵水就将其作为海南省重要的碳汇林示范基地进行打造,通过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设立“陵水红树林湿地碳汇项目”,连续5年种植2882亩(192.2公顷)红树林作为首批碳汇产品交易试点。
【责任编辑:王文婷】
【内容审核:吴钟旺】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