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亮点多 共赏传统文化魅力
戳图看视频
大汉“踩高跷”扮“俏媳妇”挑战高难度“窜桌”、八旬“自然门武术师”上演“二指夹棍”“青象吸针”绝学、10岁小男孩和父母一家三口人表演云南傣族《架子孔雀舞》将孔雀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黎族打柴舞》表演者让大家见识了弯腰趴着在翻飞的木杆中也能跳得快“飞”起……6月16日,2024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在海口琼山区高登西街高兴里和热门打卡景点之一的云洞图书馆先后举行,首日海口市《虎舞》、河南省《滑县高跷》等11个表演项目接连精彩上演,让不少市民游客观看之后直呼“大开眼界,深感震撼”,真正感受到优秀“非遗”的魅力。此次活动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各相关市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承办,省内外参加巡游活动的各单位协办。
当日9时,巡游活动还未正式开始,尽管现场很热很晒,都难以浇灭市民游客的观看热情。此时现场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市民、游客都在寻找着“最佳观赏位”,翘首以待巡游的开始。10时,在所有表演队伍到位后,锣鼓喧天声响起,巡游正式开始。
在当天的“非遗”巡游活动中,邀请了云南、重庆、河南、安徽、湖南5个省外“非遗”项目参演,组织海口、儋州、三亚等地的非遗项目参加巡演,通过街区巡游+定点展演的形式,集中展示岛内外优秀“非遗”的魅力。
“看着动作容易,实际好难,太厉害了。”在现场,来自湖南省慈利县“非遗”项目——杜心五自然门武术86岁老师傅张望清现场给市民群众表演绝技“二指夹棍”,觉得简单的群众表示想尝试结果以失败告终。张望清这门绝学的特色就是用杠杆原理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都得益于张望清从六岁左右起就跟着父亲学艺;锣鼓点子忽高忽低、明快紧凑,他们扣着音乐节拍,围绕领舞跳出或轻柔或迅捷的舞步,还频繁变换队形,还有各种高难度的连续空翻动作,由歌、舞、戏、乐组成的便是安徽省颍上县非遗项目——颍上花鼓灯;河南省《滑县高跷》表演者两脚踩着高跷,穿着一身小媳妇的衣裳,猛地脚踩高跷蹬地而起,以优美的翻转越过了一米多高的四方桌,整个跳跃有四五米远的距离的,引得现场的群众掌声雷动呼声不断;三亚市《黎族打柴舞》的表演者弯腰两手着地在翻飞舞动的木杆中各种“炫酷”的跳法,让大家看得热血沸腾;屯昌县的《坡陈五形桩》武术表演兼具刚劲与柔美,吸引了许多观众和媒体的关注,行云流水的动作展示让现场观众体验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
只见在现场,海南省海口市《虎舞》、河南省《滑县高跷》、儋州市《儋州调声》、湖南省《杜心五自然门武术》、五指山市《织美黎锦秀》、云南省《架子孔雀舞》、屯昌县《坡陈五形桩》、安徽省《颍上花鼓灯》、海南琼中苗族舞蹈《招龙舞》、重庆市《大足鲤鱼灯》、三亚市《黎族打柴舞》11个表演项目轮番上演,这些极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集合了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民俗等各类内容和表演形式的表演,充分呈现岛内外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也不断赢得了现场市民、游客的热烈掌声和赞赏,热闹的场景,也吸引了不少过路市民驻足观看。
精彩的演出背后,是表演者们多年来坚持对技艺的不断磨炼、提升,还有传承。展演项目云南傣族《架子孔雀舞》的表演者,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10岁,有的是三代传承人一起上台,有的是一家三口一起参演;在展演项目三亚市《黎族打柴舞》中,参演者中就有不少的父子、母女搭档,18岁女孩黄喜倩和她的母亲董亚梅都是此技艺的传承人,她从5岁多开始就跟着母亲和爷爷学习黎族打柴舞,“刚开始入门的时候很难,摔倒又夹到脚受伤是常有的事。”黄喜倩说。
像黄喜倩一样为了传承“非遗”技艺,从小苦练技艺的表演者们,通过活动现场一个个高难度、生动有趣的表演,让现场的市民、游客深感“真的震撼”,大家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喝彩声、欢呼声不断。
“非遗”,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传承,如何守护赓续“非遗”文脉,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此次巡游活动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非遗”传承人参加,从武术、孔雀舞到织美黎锦秀,都能看到热爱“非遗”的小朋友的身影,比如扮演“小孔雀”翩翩起舞的10岁小男孩乔天阳,从三岁多开始跟着父亲一起学习架子孔雀舞,其父亲师承傣族孔雀舞省级传承人依团,为了“非遗”传承,他们一直在努力。
当天的海南海口,多种民族文化相遇碰撞,相互融合,共同绘成了一幅绚丽的多元文化长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市民、游客来观看,游客李先生表示:“我们今天真的大开眼界了!这种亲身体验观看的方式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和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据了解,2024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将在海口多地开展,通过在文化街区及打卡景点开展“非遗”巡游活动,让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此次“非遗”巡游展演备受瞩目,来自安徽、河南、湖南、重庆、云南等省份及来自海南省海口、三亚、儋州、琼中、屯昌、五指山等市县的11个“非遗”项目受邀参加巡演。国内多家媒体微博联动,关注“非遗”巡游展演盛况。
特色人物故事:
大汉“踩高跷”扮“俏媳妇”挑战高难度“窜桌”
在当天的“非遗”巡游活动中,来自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高跷表演队伍给市民群众带来了精彩的“踩高跷”表演。滑县高跷起源于河南省滑县道口镇大集街,是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道口正月古庙会必不可少的节目。高跷因舞蹈时脚踩踏木跷而得名,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
视频 | 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现场:河南省安阳滑县《滑县高跷》表演独特
队伍中,56岁的高跷表演者秦建海两脚踩着高跷,穿着一身小媳妇的衣裳,一旁有同样踩着高跷的男青年在与他互动,紧追不舍。忽然间,秦建海扮演的“小媳妇”表现出不屑的样子,猛地脚踩高跷蹬地而起,以优美的翻转越过了一米多高的四方桌,整个跳跃有四五米远的距离,引得现场的群众掌声雷动呼声不断。
“我从小学开始就练习踩高跷了,今天扮演了一个年轻漂亮的俊俏小媳妇回娘家,半路遇到小伙挑逗,然后踩高跷窜桌,也就是以桌子为河,越过河顺利回娘家的故事。”秦建海说,别看这似乎简单,但踩着高跷翻转跳过桌子,腿部承受的力量很大,保持平衡的难度很高,稍不小心或者基本功不稳就会摔伤甚至有的曾经遭遇骨折。
秦建海回忆自己练习踩高跷的岁月,小时候腿部绑着高跷一练就是两个小时,常常遭遇脚踝或者脚面磨出血泡的疼痛,但坚持下来了,练就了成熟、可靠的本领,并常常参加演出。
“我们道口有很多人喜欢踩高跷,有什么节日都离不开高跷表演,这次来海南参加欢乐节‘非遗’巡游,我们精心寻找了包括学生、社会各行业职员的踩高跷能手组队过来。”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秀飞告诉记者,队伍一共有22人,16人踩高跷,其余有的负责奏乐,有的是领队。
他说,来之前队伍已经合练了10多天,除了表演高难度的踩高跷窜桌,还有精彩的“扑蝴蝶”,也就是踩着高跷做出日常扑蝴蝶的动作,形态很优美。
八旬“自然门武术师”上演“二指夹棍”“青象吸针”绝学
“快看,这位老爷爷年纪这么大,竟然可以用两根手指就能从藤条的一端夹起整根1米多长的藤条!”在当天的活动现场,有观众不禁惊叹眼前所见。
原来,是来自湖南省慈利县“非遗”项目——杜心五自然门武术86岁老师傅张望清正在给市民群众表演绝技“二指夹棍”。这门绝学的特色就是用杠杆原理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过,这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把支点放在距离被翘起物比较近的地方来拨,而是两根手指错开夹住藤条,再利用腕力将藤条拿起来,这需要经年累月的刻苦练习。”老师傅张望清说。
视频 | 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现场:湖南《杜心五自然门武术》引发阵阵喝彩
此外,他还现场给观众们表演了另一个绝学“青象吸针”,即双手后靠抱着双腿,靠腰腹等力量让头部一直伸到贴近地面,这是对身体柔韧性的精彩展示。
参加此次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的杜心五自然门武术团队的领队、湖南省非遗促进会执行会长、杜心五自然门武术协会会长唐弘表示,他印象中张老师傅经常手携藤条棍子练习“二指夹棍”,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普通人基本上做不来,至少也得经历5年时间的刻苦练习才能干净利落做到。
“我们杜心五自然门作为‘非遗’,也一直在发展,并融入了许多现代的武术技巧,以及融合了其他一些比如国际上的散打和搏击技术,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成。”唐弘说。
除了老师傅带来的精彩表演,自然门武术队还带来了比如鬼头手、推手、三点跳、梅花步、七星步等多种自然门基本功的精彩表演。
多形态“五形桩”演绎海南“非遗”的生龙活虎
在2024年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中,海南省屯昌县“非遗”项目——坡陈五形桩武术表演队带来了精彩的本土“非遗”武术表演。
视频 | 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现场:屯昌县《坡陈五行桩》武术表演引发阵阵喝彩
只见由59岁的周道雄、58岁的李三、65岁的洪卫文等人组成的男队首先向观众们展示了形美力足的五形桩拳术。他们身着武术服装,一边大声喊着一边打出了包括龙、蛇、虎、龟、狗五种拳形。观众们不禁拍掌叫好。
据悉,五形桩起源于海南省屯昌县坡陈村,于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坡陈五形桩属南派拳种,具有拳禅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声兼备等特点,包括龙、蛇、虎、龟、狗五种拳形和内功、意念、拳、擒摔、身步、发声支招等六种功法,既是强身健体的运动,也是实战性极强的武术。
随着男队演罢,现场还上演了精彩的女子五形桩“枪术”表演,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扎实功底,干净利索挥动长枪,打出了一套完整的枪术。
“我们五形桩不局限于拳术,也融合了不少现当代的理念,例如我们近年开发出了五形操,还被屯昌县纳入不少学校的体育教育中,丰富孩子们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五形桩的传承。”48岁的五形桩武术表演队队员唐辉先告诉记者,他7岁就开始练习站桩扎马步,从一开始的站5分钟,逐渐站到10分钟,半小时,到如今可以一直扎马步站2小时。那时候训练腿部发酸发痛,连上卫生间都直抖,但好在自己终于坚持下来,未来要带更多的新徒弟,把这项“非遗”武术传承下去。
太有爱!一家三口共同跳起云南傣族架子孔雀舞
“那个跳孔雀舞的小朋友好厉害哦!”6月16日上午,2024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上,展演项目云南傣族架子孔雀舞一时间吸引了不少小朋友们围观和赞叹。只见云南傣族架子孔雀舞的多名舞蹈表演者身穿有支撑孔雀羽翼的架子,外罩色彩缤纷、十分华丽的表演装束。表演舞者中,乔二所夫妻俩带着10岁儿子乔天阳一家三口翩翩起舞。舞者灵动的眼神,丰富的手势和俯仰跃起的舞姿,将孔雀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也有多名男表演者。一问,原来架子孔雀舞的表演中,男表演者也很常见,刚健挺拔与轻盈灵秀相融合,极具艺术性。
视频 | 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现场:10岁小男孩扮演“小孔雀”翩翩起舞
据了解,孔雀舞是傣族社会最原始、最古老、最典型的民族图腾和标志。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孔雀舞具有维系云南省德宏州傣族及边疆各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民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天气炎热,户外表演不仅很考验大人,对参与表演的孩子更是双重考验,“记得要面带微笑。”10岁的架子孔雀舞表演者乔天阳虽然年龄不大,可他跟着父母已经多次外出参与各种演出,因为又晒又热,在巡游时,他的爸爸乔二所在后方仍不时提醒孩子。当天,乔二所及其妻子还有儿子一家三口都参与了表演。乔二所师承著名孔雀舞大师毛相的儿子、傣族孔雀舞省级传承人依团,同时已经创建了个人传承基地,立志像师父依团那样,让孔雀舞继续翩然起舞,永不止息。
面对那么多的观众,小男孩乔天阳微笑着翩翩起舞,一点不怯场。乔天阳从三岁多开始跟着爸爸一起学习跳架子孔雀舞,平时他也要上学,就算放假,他除了完成学校的功课,也要坚持每天的练习。每次外出演出他都需要提前向老师请假,这是他第一次获邀跟着父母一起出省演出,对于他来说又新奇又有趣。乔二所笑着回忆,一开始给儿子练习手指柔软度时,儿子疼得哇哇大哭喊着“不要练了”,可是现在孩子都是主动喊他一起练习。“我每次最快乐的时候就是上台表演的时候。”乔天阳说。
“我们不仅是孔雀舞舞者,更是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者和捍卫者。”乔二所表示。
(原标题:2024海南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活动亮点多 共赏传统文化魅力)
【责任编辑:黄奕宏】
【内容审核:孙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