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会背诵《滕王阁序》吗?一起品味千年滕王阁的文化内涵
文明的传播,从被看见开始
继续系列报道《古韵新风》
今天我们来看
江西的绰约风采
提到江西,你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呢?是庐山脚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还是赣江畔“澄江一道月分明”的宁静?在赣鄱大地上,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其中,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穿越古今,让人无限神往。
坐落在赣江之滨的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距今已经超过1300年,它见证着南昌的历史变迁,也是江西的一张亮眼名片。2023年,滕王阁各景点及旅游项目已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今年元旦假期更是“开门红”,入园人数大幅增加。滕王阁精巧的建筑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王勃笔下描绘的到底是怎样的画卷?我们跟着总台记者去一探究竟。
序依阁而作 阁因序而名
戳图看视频
总台记者 江天越:提起滕王阁,你一定会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对于这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肯定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浪漫想象。其实1300多年来,滕王阁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那么当年王勃登上滕王阁,看到的景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龚岚:“潦水尽而寒潭清”,那是一个雨过天晴之后的景象。“烟光凝而暮山紫”,在傍晚的时候,那种烟雾、云霭呈现出一个很绚烂多彩的,特别浓重的景色。
记者:刚才看您和同学们在一起探讨《滕王阁序》,帮他们构建心目中的滕王阁,在您的理解中,当时王勃登上滕王阁的时候,他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呢?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龚岚:总体上还是比较宏伟壮阔的。“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西山也是在新建区这一带,当时登上滕王阁,极目远眺是可以看到西山。
记者:唐制的滕王阁,它其实就是一个二层小楼,为什么在王勃的笔下就是显得如此的气势恢宏呢?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龚岚:滕王阁当时它应该是建在一个比较高的这种地方,所以王勃原文中他也写到了“俨骖騑于上路”,我驾着马车是往上走的。他说滕王阁“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地势很高,所以虽然楼阁本身不是很高,但是在旁边主要是自然之景,没有其他的很多别的建筑的这样一个映衬之下,它仍然会显得特别高耸。
碧瓦丹柱展东方建筑之美
戳图看视频
滕王阁曾经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登楼揽胜,吟诗作画。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也都曾登临滕王阁。尽管随着城市发展,滕王阁周边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来的山丘消失了,远处建起高楼大厦,但每次滕王阁重建位置的移动范围却不超过300米。滕王阁的风韵如何?又是怎么在建筑上体现东方之美的?跟随总台记者去一睹为快。
总台记者 江天越:走进滕王阁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滕王阁拔地而起的主阁,碧瓦丹柱,桂殿兰宫。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南北两座辅亭——压江亭、挹翠亭同主阁一起组成了一个巍峨的“山”字,把东方建筑的对称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为什么只有滕王阁叫阁不叫楼?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 周博:阁和楼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阁它所通常使用的是皇室成员和高级官员使用。当然第二方面的原因就是它的功能的使用,阁它更强调的是藏书、佛经以及游憩的功能。第三个方面,我们看它的平面的一个布置来看,阁它更多的是一个环廊式的,也就是人们可以从入口出来以后,沿着四周进行游玩观景。
滕王阁建筑的一大特点是“明三暗七”,从外面看,除去最顶端的阁楼,三个大的屋檐看起来是一个三层的结构,而其实内部通过添加暗层的办法,形成了一共七层的结构。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 周博:这个就好像我们住宅里面的一个夹楼,复式楼那种概念一样,这就是设计者的巧妙之处。如果是每一层它的线条,它的檐都在外面的话,就势必横向线条会更多就会削弱它的高度,它的气势就会降下来。
1300多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滕王阁曾多次重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虽然是1985年重修的版本,然而它飞檐翘角之间无论色彩还是构件所集聚的种种元素仍延续了唐风宋韵。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 周博:在唐宋时期,它的建筑高贵的颜色是以绿色为主。我们来看,这里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建筑构件叫鸱吻,它有两种作用,一个是连接横向的正脊和垂直方向的垂脊,使得整个屋架更牢固更稳定,另外一个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放鸱吻就寓意着一个镇火、避火的作用。
如今在滕王阁,不仅能登阁赏景,还能体验一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碰撞。你能在流动的画卷上看到不同朝代的滕王阁,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江西的绝美风景和人文底蕴,而滕王阁也成为都市漫游的热门路线上必须打卡的一站。
总台记者 江天越:天色渐晚,华灯初上。辉煌灯火勾勒出滕王阁的碧瓦丹柱,带来中国古典建筑丰富的审美感受,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如今独具东方美学的滕王阁融入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间,留给人们穿越历史时空的文化记忆。
(原标题:还会背诵《滕王阁序》吗?一起品味千年滕王阁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杨 薇】
【内容审核:庄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