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海口地方特色及文化内涵,省政协委员这样说→

海拔新闻 2024-01-24 17:54:57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张艺)“海口在2007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月24日,省政协委员陈学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海口市积极开展文化保护建设工作,一些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传承,但如何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将海口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是他时常思考的问题。

比如,骑楼建筑街区是海口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比较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建筑街区的空间形态等,基本保存了南洋风格骑楼建筑群。同时,海口市积极发展旅游业,不断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创新,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海口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城市文化商业业态单一化将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难于以独特的文化优势诠释着竞争力。陈学博指出,海口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其中,包括有不少历史文化建筑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建造古朴的侯家大院(宣德第)、历史厚重的五公祠、府城鼓楼等年久失修……

那么,该如何全面提升海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以助推海口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加速融合?陈学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深入挖掘和传承海口的历史文化。如对骑楼老街、五公祠、府城鼓楼等资源丰富的古迹区进行深入挖掘和保护,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海口的历史和文化。加大对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支持力度,精心打造了一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园区和基地。

二是加强旅游推广,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的海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旅游推广策略,向国内外游客展示海口市的历史文化魅力,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策划以海口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比如,海口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琼山区统筹城乡建设,致力打造的全域旅游路线,从琼台福地到省博物馆,从红城湖公园到五公祠,从南渡江铁桥到甲子机场,从长泰红色美丽村庄到陶公山,包含历史文化遗址、现代美丽乡村、国际购物天堂等多个地点,真正成为“全域海口”,向外来游客展示海口的美。

三是增强市民文化自信,培养年轻一代家国情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如历史文化讲座、文化节庆等,增强海口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从而形成对海口市历史文化的自觉传承和保护,同时唤醒海口年轻一代对家乡的热爱,对海口历史文化的自豪。

四是将海口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创新发展具有海口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具有海口历史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提高海口市的文化品牌知名度。五公祠、海瑞故居、邱浚墓等文博景点,通过打造动画IP的形式生产实用型文创产品,打造“带的走”的海口文化,提高海口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把文化建设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通过景观设计、情境设计和体验设计等方式,将自然景观、历史遗址和文化资源等相互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五是改善城市文化环境,加强城市规划建设。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手段,改善海口市的文化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氛围。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景观,为历史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设施。对于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址,要采取必要的修缮和加固措施,对于重点地段的文化遗址,更要进行管控和引导,保护好文化基因,避免出现“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的情况,将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带保护”的目标。

六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学术合作研究。与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文化管理经验和保护措施,提高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要积极组织海口市文博系统的高级人才到国内打造成功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参观,学习建设和管理经验,积极参加国内外文博类别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到现场指导工作,广泛的吸取各方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好的建设海口市。

【责任编辑:黄奕宏】

【内容审核:庄华敏】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