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贤栋——开启椰雕非遗文化从“学”到“玩”的产业化之路

海拔新闻 2023-10-25 20:11:51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黄力萍)人们常用“椰风海韵”来形容海南,因为在海南到处都能望见椰树的身影,而椰雕,是一种以椰壳、椰木和椰棕为原料加工制作成艺术品的雕刻艺术。余贤栋,三亚市海棠区文化艺术产业协会会长,迄今为止从事椰雕非遗文化商品化开发工作23年,基于椰雕延伸文化商品产业链,推出“椰雕玩具”,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椰雕的“玩”中来。从“学”到“玩”,他给椰雕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踏入非遗文化大门 初创公司

1992年,余贤栋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在三亚市海棠区林旺中学当了一名美术老师。“当时比较流行‘下海’,也就是创业经商,我选择停薪留职,在‘海’里面‘游’了好几年,差点‘淹死’。” 余贤栋笑着回忆起这段经历。

“椰子树是我们经常接触的植物,能在椰子身上琢磨出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造型,我觉得很有意思。”2000年,余贤栋与志同道合的大学同学一起创建了一家椰雕工艺品公司。

2004年,余贤栋便已将椰雕产品批发店开到全国各地,北京天外天、上海城隍庙、武汉汉正街、浙江义乌、广州华南小商品城……更有许多欧美、中东等世界各地的商人纷纷慕名前来批发椰雕产品。

创新非遗传承方式 从“学”到“玩”

2016年的深圳文博会对于余贤栋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个全国文化产业集中展览交易的地方,他看到了不同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都是在本土文化的根系上下功夫,于是便萌生出将椰雕与本土文化融合的想法。在这一年,余贤栋成立了三亚黎民银坊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同年,他还组织成立三亚第一家区级的文化产业协会——三亚市海棠区文化艺术产业协会,并担任会长。

余贤栋所设计的文化商品基本围绕三亚本土文化特色来开展,通过椰棕雕、椰木雕、椰壳雕来表达椰雕商品的形态。他认为,椰雕文化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最重要的一点是椰雕在海南永远是特色文化商品,离开了海南就是流行饰品,流行饰品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作为特色文化商品将永远在海南存在。

于是,“椰雕玩具套装系列”上线了,该产品直接突破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以“学”为主的模式,开辟了以“玩”开始的模式。玩家可以利用套装中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椰雕,将自己的想法体现在成品上。他推出举办的10场“椰雕玩具系列”活动,吸引了500多人参与椰雕文化的互动,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椰雕的“玩”中来,打破了沉闷的传承学习氛围,为椰雕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

非遗融入全域旅游 产业推动发展

余贤栋说:“‘非遗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印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是社会与政府的责任,更是海南椰雕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传承和产业化是椰雕发展的两条基本路径。”多年来,他通过挖掘海棠区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出海棠特色旅游商品的原创设计,以椰雕为基点,引导村民在家门口从事旅游商品的加工制作,带动村民就业创收。目前,客户主要分布在岛内外的星级酒店、会议会展企业。

近来,余贤栋决定筹划建设“大棠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基地”,项目由余贤栋椰雕工作室、海棠非遗文化研学空间、烟火海棠美食民宿等业态组成。基地建成后,将邀请海南的高校师生共同参与海棠区本土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加大非遗研学体验规模,精选和推荐海棠区的特色传统美食文化等。该项目建成将成为海棠区全域旅游的一个亮点,能够提升海棠区全域旅游特色文化新形象。

余贤栋认为每一个地方旅游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IP”文化的打造,于是基于海棠区的人文历史和地理优势打造“IP”文化。多年来他不断挖掘发扬海棠本土文化,2017年个人赞助举办中断了32年的“三亚市藤桥镇春节民间书画展”活动——“2017海棠湾迎新春艺术作品展”; 2018年组织策划和执行中断64年的“古藤桥观音庙会”活动——“2018海棠湾中秋庙会”;2019年策划和执行“海棠湾老物件陈展”,特别是“2019海棠湾庙会”获得央视新闻的报道;2021年的三亚“烟火海棠”老味道美食文化活动等。

作为三亚海棠人,余贤栋发自内心地热爱他的家乡,他将持续致力挖掘和宣传海棠乡土文化,希望让更多人认识海棠湾的文化瑰宝。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肖 好】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