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校肺结核,千万别大意!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2023-10-12 14:20:18

一、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仍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又名肺痨,是由结核杆菌侵袭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而引起的病变。历史上曾导致人类大量的死亡,被称为白色瘟疫,一度让人谈“痨”色变。

二、肺结核如何传播?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对结核菌普遍易感。肺结核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可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体积带菌飞沫核,周围人吸入带菌飞沫核即可能感染结核菌。

三、哪些人更易发生结核病?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在一生中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概率约为5%-10%,免疫力较低的结核感染者如婴幼儿、青春期、HIV感染者、老年人、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发生结核病的风险较高,且近一半的结核病发生在感染后一年内。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有人患肺结核而未及时治疗管理,极易在共同学习、生活的师生中引起聚集性发病,影响师生健康。因此,学校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时刻不能放松。

四、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早期症状轻,不典型,容易与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混淆,经常被忽略而导致就诊延迟。

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可疑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是肺结核的常见全身症状。

五、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痰中带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立即向班主任报告,并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发现周围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同学,也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督促其就诊。当周围有人被确诊为肺结核后,要积极接受结核病的检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感染结核菌甚至发病。

六、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该怎样办?

学生一旦被诊断为肺结核,要主动向学校校医和班主任报告,不要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患肺结核后,有传播风险的学生需休学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服药和复查,直到治愈复学。

七、得了肺结核能治好吗?

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坚持完成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初次患肺结核一般需要治疗6个月。如果患者不能坚持规范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耐多药肺结核,需治疗18-20个月,治疗效果差、不良反应多,治疗费用昂贵。

八、学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6.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7.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8.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海南疾控提醒:

学校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教职员工入职及年度体检的结核病筛查等常规防控措施,做好学校病例的日常发现工作,是预防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关键措施。

(原标题:预防学校肺结核,千万别大意!)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肖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