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疾控中心:10月防病提醒
1.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8-12天的增殖后,就可以通过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个人防护:
1、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防蚊灭蚊,早晚外出可使用蚊虫驱避剂,夜晚睡觉应使用蚊帐或蚊香。
2、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容器。
3、避免前往有疾病流行的疫区。
4、出现相应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过飞沫(例如:咳嗽、打喷嚏等)途径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以6个月-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首先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等。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先从耳后及发际开始,第1天遍布面部和颈部,第2天到达躯干和四肢近端,第3天多手脚心也会出现,表现为斑丘疹。之后皮疹逐渐消退,依出疹的先后顺序开始消退,留浅褐色色素斑及糠皮样脱屑,无并发症的1-2周消退。
个人防护:
1、麻疹是一种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目前,满8月龄和18月龄的孩子各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儿童应及时完成预防接种。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3、在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4、若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一旦发现得了麻疹或者疑似患了麻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5、因为麻疹传染性很强,一定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若并发肺炎则应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6-14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人,好发于冬、春季,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重点疾病之一。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神经系统、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除腮腺肿痛外,还可以引起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传播途径有早期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中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被带病毒的唾沫污染的食物、餐具、衣服亦可成为传染源。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发生率也增加。
暴发的重点场所有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
个人防护:
1、首先是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从从发病至腮肿完全消退,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如症状较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按实际治疗情况延长隔离期。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未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毒上或日光下暴晒。
2、接种疫苗,既往未患该病或未接种相应疫苗的儿童,应及时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
3、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注意隔离。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
4、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普及腮腺炎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加强居民的防范能力。
4.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虫叮咬传播,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有乙脑病毒的猪可提供大量病毒给蚊子,再经蚊子叮咬传染给人。
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通常在39℃以上并持续不退)、剧烈头痛、惊厥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并可以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个人防护:
1. 灭蚊应贯彻“灭早、灭小、灭了”的原则,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灭成蚊、幼虫及虫卵;
2. 使用蚊帐、搽用防蚊剂及蚊香、灭蚊器等防蚊措施;
3.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满8月龄及2周岁的孩子可以各接种一剂乙脑减毒活疫苗(免费),家长也可按自愿自费原则选择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乙脑灭活疫苗进行接种。
5.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
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
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后,个人更要坚持做好卫生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积极有效地应对疫情,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个人防护:
1、讲究卫生,注意个人防护,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线”安全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日常卫生清洁,必要的时候对重点场所和频繁接触的部位进行定期消毒。
2、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戒烟限酒、膳食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天气保暖,保持健康心态。
3、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无接种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要尽快接种。如果达到了加强接种的条件,也要尽快进行加强接种。
4、尽量减少聚集、聚餐、聚会等活动;如果上班通勤,最好是保持“两点一线”。在疫情流行较严重时,尽量不要到影剧院、KTV、棋牌室、剧本杀等空间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
5、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监测,如果抗原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患者可以居家隔离对症治疗,多饮水、多休息,不与其他人员接触,并时刻关注自身症状监测,如果症状加重或血氧低于正常值,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有外出或返乡计划的人员,要准备好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途中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随时注意做好手卫生等个人防护措施。
7.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灵长类(多种猴类和猿类)由于与感染的啮齿类动物接触偶可感染。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因此,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屠宰或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的组织时,应配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
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若在国外或本地有病例报告地区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也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
8.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冬春季多发,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7岁以下儿童病死率较高。流脑重症病例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即便是幸存者。仍有10%~20%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流脑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斑)和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遗留有听觉损伤、智力障碍等后遗症。
个人防护:
1、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流脑疫苗)。
2、国家免疫程序为:6~18月龄接种两剂A群流脑疫苗,两剂之间间隔3个月;3岁、6岁分别接种一剂A+C群流脑疫苗。
9.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多数宝宝突然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烧,随后会出现水疱,集中在手、脚、臀部和口腔周围,大多数为轻症病例,少数可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EV71和CoxA16型最为常见,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个人防护: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和孩子要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此外还可以考虑接种EV71疫苗(注意:仅针对EV71型肠道病毒)。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才能回学校上课,以避免传染给其他同学。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才能回校园上课,以避免传染给其他同学。
10.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道疾病,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容易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症状以腹泻和呕吐为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个人防护:
1、搞好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应定期消毒并开窗通风;
2、注意个人卫生,喝开水、吃熟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减少外出就餐的机会,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餐厅卫生等级和包装食品标签,降低感染风险;
4、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及被污染的物品等要做好防护措施迅速进行清理和消毒;
5、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或上班,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以免发生病毒扩散传播;
6、集体单位发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以便及早开展调查和控制工作,减少疾病传播。
1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 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是由70型肠道病毒、A24型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患眼-手/物品/水-健眼”的模式传播。该病起病急,自觉症状明显,表现为眼红,结膜充血,明显的眼刺激症状并伴有畏光、流泪和眼分泌物增多等情况。“红眼病”的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出回家后要勤洗手,注意保持个人手部卫生。
2、“红眼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游泳池、浴场和游乐场等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接触各类公共物品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脸。
3、保持居家清洁,经常清洗晾晒枕套、床单等生活用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眼部化妆品等个人生活用品。
4、若家中有红眼病患者,其毛巾、脸盆等洗脸用具严格分开使用,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或煮沸消毒。接触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5、学校和幼托机构以及企业单位、工厂等人员聚集场所应规范开展健康监测工作,保持场所的清洁通风,定期对接触频繁的公共物品和场所进行消毒;一旦发现病例,学生应暂停入园或入校,工作人员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居家治疗休息,同时加强对病例接触过的物品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玩具等的消毒工作,防止病毒传播。
(原标题:10月防病提醒)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孙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