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文物怎么看?龙图腾有哪些演变?带你逛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日前,中国考古博物馆已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公众可以通过公众号小程序免费预约参观。
戳图看视频
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端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日前迎来首批社会观众。在开馆仪式上,首批社会观众与中国历史研究院负责人一起打开博物馆大门,开启全新的参观体验。
以“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为主题,中国考古博物馆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的特色,让首批观众们直呼过瘾。
观众 戴逸华:非常激动,仿佛回到了历史的现场。能够非常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感,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参观,设计氛围就能够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从远古发现到仰韶文化,从二里头遗址到《湘江评论》,从文明起源到民族复兴,中国考古博物馆以宏大的叙事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历程,依托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和珍藏的珍贵古籍文献,呈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 陈秋霖:中国考古博物馆承担的使命,一方面是服务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另一方面是历史文化的传播,以文物的方式来讲中国文明的故事。所有的精品文物都是从考古田野发掘的,用真实的考古发现来体现整个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我们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承担文化使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考古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后,众多国宝级文物也公开亮相。观众来参观要怎么看?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馆长给大家推荐了一条精品路线。
在“文明起源”版块,观众可以在模拟的山洞场景中,看到我国最早的刃部磨制石器,感受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考古发掘发现的这些黑色颗粒,就是大约七千年前的中国水稻。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我们国家是水稻、粟、黍的起源地,这个小盒里装的是7000年前的水稻,它是黑乎乎的,已经炭化了。跟现在的水稻比较,它比现在的小。
从旧石器时代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新石器时代。一个陶人面像,展示了仰韶文化早期中国人的长相。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陶人面像出土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是仰韶文化早期的人面像。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大约7000年前黄河中游的人形象跟现在是差不多的。
安徽尉迟寺遗址出土的立鸟异形陶器、七足镂孔陶器功能如何,至今是个谜。而同遗址出土的大口陶尊,出现了“日、月、山”等形状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象形文字汉字的雏形。在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陶扁壶,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甲骨文之前中国文字的探讨。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可能是朱砂写上去的,4300年前的陶寺遗址,就出现了文化的“文”字,跟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一脉相承的。文字的演变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确认这样一个字,实际上就是一大进步。离文明又更进了一步,离文字的出现又更近了一步。
“宅兹中国”版块,主要讲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展出的多个展品都是国宝级文物。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的嵌绿松石象牙杯,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成为夏朝晚期的都城最精美的文物之一,被称为“超级国宝”;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的铜牺尊,纹饰复杂精美,是西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文物不能拿在手里把玩,但是科技可以让文物活起来,通过互动智慧屏,选中一款感兴趣的文物,它就会在这个文物面前停下来,通过放大和转动,就可以全方位无死角近距离观赏文物的各种细节,感受文明的密码。
“和融万方”版块,模拟了丝绸之路的东方明珠——洛阳城定鼎门外的千年驼印,并通过3D建模重现考古文物细节,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丝路繁荣的景象。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这是河南偃师唐代墓葬里出土的一个錾花九曲银勺,这个纹饰是典型的唐代纹饰,这个底像小鱼籽一样叫鱼子地纹,上面有蔓草纹,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形成了这样一个风格,体现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交融。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独立形成早期国家文明的地区之一。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中国龙的形象源远流长,最早出现于距今8000年前。那么,龙的图腾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去看一看↓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展出的各种龙的形象中,最早的就是这个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的龙的形象,距今已经4000多年了。龙的形象在早期是不稳定的,有像蛇的身体的、也有是鳄鱼的。这个龙是一个蛇身,身上黑色是鳞片,方形的头,还有两个小耳朵,口里边还衔着一个植物。因为是彩绘的,不是一个实用器,因为彩绘一沾水就会掉彩,不是常用的东西。有可能是贵族人群拥有的一个承盘,可能是祭祀时期盛酒用的。
从万邦林立的古国时期,进入一体的夏商周王朝,龙的形象也逐渐从多元走向一体。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的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呈现兽面大方头、蛇形蜿蜒身,总长70.2厘米,由2000多片绿松石组成,最薄的地方只有大约0.1毫米,用工之巨、制作之精,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被称为“超级国宝”。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是距今3800年的龙,出土在一个高等级的墓葬,在人身上从左肩往下延伸,专家研究它有可能是龙旗,像一个旗子一样,引领着魂灵升天。在这个龙的身体中部还有一个铜铃,里边有个玉铃舌,要是动起来还能听到声音。在《诗经》里面有一句诗叫“龙旗阳阳 和铃央央”,跟这个情形应该是一样的。
在河南殷墟商代王后“妇好”墓中发掘的绝品象牙杯,外表典雅,通体雕刻各种精细花纹,巧妙地镶嵌绿松石片,让其中的夔纹更加醒目。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这件器物也是国宝级的不能出境展的文物。这个夔纹是夔龙纹,商代晚期,有3000年了。兽面跟3800年前夏代晚期的龙形器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说明文化的延续性。
这样的延续,还出现在西周时期的“牺尊”青铜酒器上。它出土于陕西西安的丰镐遗址,虽然出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但是“牺尊”胸前和臀部附着的两条兽首卷尾龙,却延续了此前龙形器中龙形特征。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这个牺尊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巅峰之作,距今有2000多到3000年。卷尾龙的头部形象都是一种兽面,与绿松石龙形器应该相差1000年。相隔千年,龙的形象基本上是一致的。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告诉我们,龙的形象在秦汉以后逐渐稳定,唐朝鼎盛,到元代已经差不多形成如今龙的形象。
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这是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龙凤纹瓷罐,一边是龙,一边是凤。龙的形象逐渐演化发展的过程最后走向了一元统一的形象,说明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历程。
(原标题:国宝文物怎么看?龙图腾有哪些演变?带你逛中国考古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显涛】
【内容审核:符 坚】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