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家风:父母严慈相济、兄弟情谊深厚、儿子孝顺上进……

海拔新闻 2023-02-27 08:03:28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牛志远

常有人提起,“一门三父子,唐宋八大家”。《渑水燕谈录》中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唐宋八大家中,苏氏一门就占了三位,“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也因此成为美谈。

事实上,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苏轼的曾祖父苏杲、祖父苏序,皆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而于乡里间闻名,苏轼的伯父苏涣也曾为(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由此可见,眉山苏氏一门可谓是贤能辈出,一家出了三个大文豪自然是绝非偶然,与其良好的家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一门父子三词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透过苏轼几经起伏的一生,可观苏氏一门家风。从入朝为官到几次贬谪,宦海沉浮当中,苏轼的身上既有祖父苏序般“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爱民之心,也承继了父亲苏洵“诗书传家”“志存高远”的文人之志。在优良家风影响下,苏轼可谓是兼具孝慈仁爱、勤政爱民的优良品行,与父母、兄弟、爱人也都有着深厚的情谊。回顾苏轼的一生,不难发现,良好的家风及家人的支持,正是他能够成为文章大家、坦然面对各种困厄的原因之一。

诗书传家志存高远

老而好学言行教子的贤父

苏氏一门的家风可以说是“祖传”,苏洵的祖父苏杲和父亲苏序都是乐善好施之人,常救危扶困,在家乡有着很好的口碑,为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

苏轼少时的启蒙教育主要得益于父亲苏洵及母亲程夫人。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少时由于家境殷实,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因此常外出游学,并不好读书。《三字经》中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一句记载的便是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求取功名的故事。而苏洵也在《嘉祐集》中自述:“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从二十五岁开始知道读书到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读书,苏洵自觉为时已晚,他也在首次乡试落第后感慨:“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

或许是出于自身经历的原因,苏洵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十分重视。在苏洵的言传身教之下,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耳濡目染,既熟读史书,也时常跟随父亲外出游学,饱览名山大川,可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宋嘉祐初年(公元1056年),二十一岁的苏轼与苏洵、苏辙三人一行进京应试,并与苏辙同榜及第,轰动京师。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苏轼、苏辙两兄弟登科时,父亲苏洵对自己屡试不第而深感遗憾。但事实上,苏洵虽从未进士及第,才华斐然却并不依赖于一纸功名,苏洵在谱学、散文、诗作方面造诣都很高。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是少年苏轼的豪言壮志,其背后还有一则故事。

据苏东坡历史文化艺术馆讲解员张宏天介绍,相传苏东坡年少时自负其才,且酷爱读书,有一次,他自撰了一副春联,并书于大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天来了一个老者,一边拿出几本书,一边对苏东坡说:“听说你要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今天特来请教。”苏东坡接过书一看,顿时就愣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于是当时年龄尚小的苏轼发觉,联中“识遍”与“读尽”,未免口气太大,而人世间的学问是无止境的,于是将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愿做“范滂之母”的程夫人

苏轼幼时好学,志存高远,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其母亲程夫人的影响。

史学家司马光所作《苏主簿夫人墓志铭》对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夫人姓程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倨可讥可状。喜读书,且皆识大义……”

程夫人是名门之后,知书明理。苏洵外出游学期间,苏轼、苏辙的教育均由程夫人负责。程夫人谆谆教诲,勉励他们“奋厉有当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追忆了在苏轼十岁那年,母亲程夫人曾教导苏轼读书的往事。

“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太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一次,程夫人教苏轼读《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感慨很深,不知不觉地就叹息起来。范滂是东汉名士,学问气节皆受敬重,却遭人陷害,即将赴死。苏轼问母亲自己如若成为如范滂一般的义士怎么样?程夫人则回答道:那我就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吗?也正因如此胸襟,后人提及程夫人,常将其与岳飞之母、孟子之母同论。由此可见,程夫人胸中怀天下,家国情怀可见一斑。就是在这样极具家国意识的启蒙教育之下,苏轼逐渐成长起来。

在父母的引导下,读书的习惯就这样根植在苏轼的骨子里,即便是在儋州谪居的三年他也依旧不忘读书。当时儋州有一位乡贤名为黎子云,居住在城郊,也酷爱读书,家中收藏有《柳宗元文集》等作品,还十分擅长诗文创作。相传,东坡初到儋州时,一度陷入“无书可读”的境地,听闻黎子云家中藏书甚多,东坡十分羡慕,便时常向黎子云借书读,久而久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的儋州,教育基础薄弱,读书对于不少家庭来讲是个难事。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海滨介绍:“一日,东坡到了当地政府兴办的学校,非常开心,兴致勃勃地走进去,但是进去一看,残垣断壁,只有老师,没有学生,也听不到读书的声音,他就觉得内心很失落。”后来东坡在搬家过程中,突然听到耳畔传来朗朗读书声,“东坡非常兴奋,写下了‘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这句诗,他就觉得这里居然有人在读书,一下子就开心了。”

在海南时,除了自己坚持读书写作外,苏轼还督促陪伴在身边的儿子苏过好好读书。在苏轼的悉心教导下,苏过表现出过人的才华,时人称之为“小坡”。就连苏辙也感慨地说:“吾兄远居海上,惟成就此儿能文。”

兄弟情深家庭和睦

“史上最深兄弟情”

苏轼很幸运的一点是,不论是他的原生家庭还是与王弗、王闰之、朝云组成的小家,都有着极其和睦的家庭氛围。

比起弟弟苏辙,苏轼的仕途遭遇更为曲折,所以苏辙经常在想办法营救哥哥。常有人戏称苏辙是为了“捞”哥哥而一路官至副宰相。苏轼、苏辙的感情也被后人称为“史上最深兄弟情”。

很少有人知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实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当时,苏轼自请任密州太守,其中一个就是想离弟弟苏辙近一点,二人可以常相聚,但事与愿违,那个中秋佳节却没有与弟弟苏辙见面,只好借词传达想念之情。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辙呈上奏折《为兄轼下狱上书》,愿免除自身官职为兄赎罪。

苏轼下狱后因为自觉生死未卜,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借着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的机会暗中约好,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送鱼暗示,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给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生死关头,苏轼想到的还是弟弟苏辙,足可见兄弟之间情深意重。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儋州,苏辙被贬广东雷州。苏轼渡海到海南前,苏辙一直送到海边。不料,此番一别,便是永诀。

居儋期间,苏轼和弟弟书信往来,诗词唱和不断,字里行间,尽是牵挂。约三年后,苏轼在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他临死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再见弟弟一面。苏辙哭着为哥哥写祭文,其中“手足之爱,平生一人”一句,和苏轼当年在“乌台诗案”中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写下的“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一样令人万分动容!

不思量自难忘贤内助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一生有三段感情经历,第一任妻子王弗是四川眉州乡贡进士王方之的女儿,婚后两人感情甚笃。但好景不长,1065年,年仅27岁的王弗便去世了。王弗去世后,苏轼手植三万棵松树以纪念亡妻,还写下了这首千古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熙宁元年(1068),对亡妻念念不忘的苏轼,在为王弗守孝三年后,才正式迎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

不同于堂姐的才华卓然,王闰之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但她勤劳善良,对姐姐所生的儿子苏迈和自己后来所生的苏迨、苏过一样好。在苏轼长年被贬的艰难岁月里,王闰之和苏轼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是苏轼身后难得的贤内助。

常有人会好奇,为何苏轼是在从儋州北归的途中病逝于常州,为何会葬于河南郏县。据记载,王闰之死后百日,苏轼请来著名画家李龙眠,为她画了一张罗汉像,并立下遗嘱:将来惟有与你同穴而葬,才能履行一同归去的诺言。苏轼死后,苏辙将他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而王闰之葬在的地方正是河南郏县。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苏轼在39岁时,遇到了12岁的朝云,当时的朝云家里一贫如洗,已经无法养得起她了,她便自请跟随苏轼。再后来,朝云成为了苏轼的侍妾。苏轼在《惠州荐朝云疏》中提到,“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

这个年龄比苏轼小许多的侍妾,在苏轼看来却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相传,一天,苏轼指着自己的肚皮问侍妾们:“你们说我的肚子里装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锦绣文章”,有人说是“满腹才华”,苏轼听后都摇摇头,只有朝云打趣地说:“您一肚子装的都是不合时宜。”苏轼听后,大笑道:“知我者,唯朝云也!”

孝慈仁爱为政以德

伴父渡海至纯孝子心

除了兄弟、爱人,苏轼与孩子们相处得也十分融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三次经历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的谪居生活均有孩子陪伴。

元丰二年,苏轼正身处“乌台诗案”的旋涡中,正在准备进士考试的长子苏迈放下手中事务,乌台诗案发后,每日探监送饭菜,非常辛苦,还四处奔走托人营救,并约定“鱼狱之灾”的暗号。苏轼被贬黄州后,苏迈又陪同父亲一起前往黄州。苏轼被贬惠州后,苏迈又主动向朝廷请求到韶州(今广东韶关)任职,以方便照顾父亲。苏轼从海南北归时,苏迈自广州陪伴父亲北上,直到常州。

苏轼一生共有四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幼子苏遁。然苏遁未满周岁而夭,苏过即算是小儿子。苏轼被贬海南后,苏迈照顾苏家留在惠州家眷,照顾父亲苏轼的责任落到了苏过身上。

不同于苏迈,苏过自小便常年生活在父亲身边,但“乌台诗案”发生时,苏过年仅七岁,苏过的少年时光可以说是在跟随父亲漂泊当中度过的。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至儋州,在苏轼的笔下,当时的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且不论是语言、习俗还是气候都与内地迥异。

苏过当时年仅二十五岁,正是考取功名的好年华,并且已有妻儿。但他担心年逾六旬的父亲不能适应异乡的生活,只好妻儿留在惠州,托付兄嫂照料,独自挑着书担,跨越大海,随父亲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在当时还是荒蛮之地的儋州。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奶更全新。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海南省儋州市烹饪协会“十大名厨”之一的厨师陈生强的拿手好菜之一便是“东坡玉糁羹”,而东坡玉糁羹正是苏轼被流放海南时,苏过为给父亲补充营养所创。

“当时,苏轼过得很清苦,和当地乡民一样日以山芋充饥,儿子苏过想弄点好吃的给父亲享受,没有别的东西,就拿芋羹想办法。”陈生强说:“芋头、萝卜,使用的都是很简单的食材,但苏东坡吃得眉飞色舞,便即兴作诗一首,形容玉糁羹色香味俱全,连金齑脍都比不了。”陈生强说:“制作这道东坡玉糁羹只需要十几分钟,食材简单,但孝心可贵,所以这道菜也一直传承至今。”

苏轼北归后,病逝于常州。在苏轼去世安葬于河南汝州后,苏过为了看守父亲坟墓,更是举家迁往汝州。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苏过病逝,被安葬于汝州东坡墓地之东南,继续陪伴父亲。

“以民为本”的初心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屡次应试落第,科举入仕之路并未成行。但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喜谈政论军,他自己也说为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而苏轼、苏辙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皆为官刚正,廉政爱民。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曾在《六事廉为本赋》写下“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主张“保民生”“与民同乐”。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经历过三次被贬,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贬谪地距离当时的汴梁首都可谓是越来越远,其仕途坎坷可见一斑,但不论身份如何变迁,官职高低,苏轼自始至终保有“以民为本”的初心。

正所谓“东坡不幸海南幸”,东坡在海南期间,劝学、劝耕、劝医、劝和,不仅为海南培养出第一位举人和第一位进士,也实实在在地造福了海南人民。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至琼州昌化军(今海南省儋州市)安置。海南岛自隋代方始设郡,至宋代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初到海南时,苏轼“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即便条件艰苦,东坡却仍坚守“以民为本”的初心,帮助疗救百姓疾病,带领百姓弃旧习、务农桑,开辟学府、讲学明道,还引导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相处。

当时,苏轼在儋耳,如今的儋州生活期间,发现当地百姓饮用的并非淡水,也由于水质问题,常年患病。于是,他力劝大家改变这种习惯,并带领百姓勘察水脉,挖了一口地下井,取井水饮用。在东坡的普及之下,远近百姓纷纷效仿,改变了直接饮用沟渠积水的习惯,百姓们因饮用不洁水源生病的情况大大减少。

在医药领域,当时的海南医药紧缺,医术普及程度不高。如遇家人生病的情况只得求助巫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苏轼普及内地的医术并探索海南的中草药。

在农耕领域,据记载,苏东坡贬谪至海南时,当地百姓主要以狩猎为生,经常食不果腹,而土地却大量荒芜。苏轼创作了诗歌《和陶劝农六首》,劝说百姓改变“不麦不稷”“朝射夜逐”的落后生活方式,带领百姓改进农具,开垦荒地,教之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之术,也改善了当地百姓吃不饱饭的状况。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党支部书记何耀助近日在采访时称:“传说东坡曾带领儋州的百姓改造农具,并使用耕牛,这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耕种效率。”

在民族关系上,苏轼认为“咨尔汉黎,均是一民。”他将汉族和黎族视为一体,苏轼贬谪至海南的三年里,劝导黎汉融合,这对于促进黎族和汉族两族的交好确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育领域,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整个海南从无一人考中举人或进士,直到苏东坡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现状。宋哲宗绍圣五年,苏轼开始在儋州的载酒堂内讲学,传道授业解惑,使“蛮荒之地”的海南渐渐出现朗朗读书声。可谓是“东坡不幸海南幸”,东坡谪居海南的经历,为海南的文化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连线专家

问:在海南流放期间,苏轼“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仍然坚持读书?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海滨:苏家家教甚严,苏轼和弟弟苏辙都将父亲苏洵称作父师,即苏洵既是父亲,也是老师。在海南流放时,60多岁苏轼还梦到被父亲提问背诵《春秋》,结果从梦中惊醒,“犹如挂钩鱼”。由此可见,读书俨然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这离不开从小到大他所受到的教育。

 问:苏轼虽以诗书闻名,在仕途当中却几经贬谪,但为何能够一直坚守初心,“以民为本”?

海滨:大家熟悉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词,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朝中政局动荡时,苏轼经常请求外放。苏轼杭州任满的时候,朝廷说需要他回来,而苏轼上书说:“能不能不回去,给我再安排一个地方官员,哪怕偏远一点,小一点也可以,但也不要回去,因为我是一个不能忘了我初心的人,一旦我回到朝廷上,我的初心让我看到问题我就要指出来,就会受到别人的攻击打击。”

在我看来,苏轼坚守初心的特点固然跟他长期读书有关系,但我觉得从根本上讲是跟他的家风家教还是有关系。而他的这种优秀不仅来源于父母和家族的熏陶——苏洵教诫孩子要“诗书传家”“志存高远”,苏母程氏也鼓励儿子从小立志;这也要靠他一生当中王弗、王闰之、朝云这3位女性的成全。

问:东坡是怎么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好学善读的家风得到了怎样的弘扬?

海滨:苏轼要求儿子每天早上起来开始读书、抄书、看书。苏轼曾说:“我一听到苏过在这里读诗的样子,我就想起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当时是怎么读书的,我的父亲又是如何要求的。”同时,苏轼还特别擅长“褒奖式教育”,会主动赞美儿子读书声音好听。所以苏氏家庭的这样一种鼓励式的教育是一以贯之的,宽严相济,细致入微。

【责任编辑:周小妹】

【内容审核:张美儿】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