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钟楼永恒记忆:“钟声一响,黄金万两”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魏铭纬 摄影报道)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街道长堤路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去处,海口钟楼便坐落其间。傍晚,海甸溪旁华灯初上、晚风习习,吸引着许多市民游客来此散心游玩。
海口钟楼是“海口八景”之一,如今看到它的模样,是1987年重建、并经过多年数次修缮后的情况。民国时,海口通商发达,港口繁荣,但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计时设施,因此爱国商人周成梅便集资修建了钟楼,于1929年建成使用。
最初的钟楼高五层,墙体用红砖砌筑,白石灰塞缝,大钟设置在五楼,四面安装7块厚2公分的大理石构成直径2米的钟面,报时的音响由两个一大一小的生铁铸成的鸣钟组成,每隔30分钟报时一次。当时大钟使用一个辘轳卷上10多米的钢丝绳,另一端吊上一个大铁碗,利用垂直重量启动行走,吊砣从四楼垂落底层,历时两天,因此每隔两天必须转动辘轳将吊砣卷上五楼,周而复始。
以前,海口浦港在水巷口、长堤路、得胜沙附近的海甸溪一带。清道光年间,从此赴南洋的三桅帆船每日便有数十艘。1930年后,海口浦港水浅港狭,轮船无法靠岸,上下旅客和货物仍需驳船运送,所以海甸溪仍有大量驳船忙碌的身影。新建的钟楼,给当时的交通、商务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居住在长堤路的老陈依然念叨着在海甸溪旁的货运岁月。上世纪70年代,这里沿岸码头林立,水手和船工们小憩在船舱和岗亭里。钟楼的钟声在整点时敲得清脆响亮,往往会使他们从梦中惊醒。
“我十多岁时到货运公司干活,年轻又勤快,穿着背心,跳上甲板一箱箱地往下扛东西。”老陈告诉记者,老海口人众口相传“钟声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那时候货运公司紧挨着长堤路的老海关设立,早上6点,运货的船只相继靠岸,人们忙碌着卸货上货,钟声通常伴随着码头上热火朝天的场面。“早上响6声就得起床,晚上响6声说明该吃饭了”。
2021年初,海口湾畅通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崭新步道串联起海甸溪到海口湾的风景名胜,成为休闲游玩的好地方。坐落其间的海口钟楼仍保留了准点报时的功能,每当钟声响起,仿佛又能看见风帆林立的往昔画面。
【责任编辑:庄华敏】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