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渔到护鸟——湖畔老汉“改行”记

新华社 2022-11-13 19:43:25

初冬的河北衡水湖,长湖碧波。湖边停靠的捕鱼木船早已不见踪影。附近的王家宜子村里,村民李国忠指着院子一角上锁的铁门说:“捕鱼的家当全都锁在里面。”

今年54岁的李国忠自幼生活在衡水湖畔,曾经的他和其他渔民一样,认为靠水吃水,捕鱼就是一辈子的营生。随着渔民队伍扩大,电击、撒网、下地笼……各种招式一拥而上,高峰时湖畔停泊的渔船超过百艘。

渐渐地,李国忠发现鱼越来越难捕。衡水湖的水浑了,鱼少了,芦苇荡成了“臭水塘”,难觅候鸟踪迹。

2003年,衡水湖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搬迁沿湖企业、封堵入湖排污口、清理围堤养殖……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衡水湖生态逐渐向好。

成群的大雁在衡水湖嬉戏。(受访者供图)

景色越来越美,衡水湖成了市民游玩的好去处。湖边的村民纷纷搞起旅游,渔船变成了观光船,李国忠也加入其中。

游客的增加让衡水湖的生态再度承受压力。“当时我就在想,刚刚恢复‘容颜’的衡水湖,难道要重蹈覆辙吗?”李国忠说,政府及时进行旅游秩序整顿,叫停了违规游船和餐饮,让他感受到保护衡水湖的决心。

2017年,当地面向滨湖村镇招募巡湖员,主要工作是对鸟类进行监测保护,监督破坏环境、偷捕盗猎等行为。“我当时毫不犹豫报了名。”李国忠说,“有时我感觉衡水湖就像我的母亲,她‘哺育’我成长;有时我又觉得衡水湖像我的女儿,需要我去呵护。”

李国忠在衡水湖驾船巡湖。(受访者供图)

七公里长的隔堤路穿湖而过。为了方便观察湖面情况,李国忠驾驶小车每天在这条路上转两个来回,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结束堤岸巡湖,李国忠还要驾船清理漂浮物、剪除杂网。

衡水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目前,在衡水湖监测到的鸟类达332种。“再过一段时间,湖面上冻,我们就要对湖面分区域破冰、投食,为候鸟迁徙提供后勤保障。”李国忠说。

李国忠手持网兜准备驾船去湖区打捞垃圾。(受访者供图)

从渔民到巡湖员,角色的变化让李国忠对衡水湖生态保护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闲暇时,他会把心里的感触写成日志。

在李国忠的一篇日志里,记者见到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我看到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湖面上空自由翱翔,我感觉自己做的事是多么幸福。”

(原标题:新华全媒+|从打渔到护鸟——湖畔老汉“改行”记)

【责任编辑:王井爱】

【内容审核:孙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