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代人,60年,百万亩林海……
10月22日中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再次开启。党的二十大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走上通道,深情讲述了三代塞罕坝人跨越60年的“绿色接力”。
1
摸清3亿多株树木的底数,
建设美丽塞罕坝
“我们塞罕坝是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塞罕坝,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可在60年前建场之初,却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安长明代表的开场白,让大家的思绪穿越时空。
60年前的塞罕坝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河北日报资料片
三代塞罕坝人,初心不改、无私奉献,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每棵树木,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森林面积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每年可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森林资源惠及周边4万多名群众。
两名小朋友在美丽的塞罕坝游玩,他们身后就是一望无际的林海。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摄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绿海,未来塞罕坝在建设美丽中国方面有什么新设想?”一位记者问。
“前辈们解决了塞罕坝这片森林从无到有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绿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谈及未来,安长明代表信心满满,“我们要全面摸清塞罕坝3亿多株树木的底数,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建设美丽塞罕坝,持续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我们林场职工有一句口头禅:‘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那才是本事’。”安长明代表动情地说,“我们做的,就是留子孙粮,为子孙后代留一片浓浓的绿色。试想再过六十年,古木参天的百万亩林海,又是何等的景象!”
句句肺腑之言,饱含激情与干劲,展现使命与担当……
2
在石头缝里栽种绿色
“见缝插针”完成攻坚造林6600余亩
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自1962年建场以来,60载寒来暑往,一代代塞罕坝人将这片曾经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为115万亩人工林海,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
如今,新一代务林人正全面开启“二次创业”,在茫茫林海续写新的绿色奇迹。
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正在对林区进行养护作业。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 摄
这里的树
是在石头缝儿里种活的
康熙点将台,海拔1800米,塞罕坝登高远眺最佳地点。放眼远眺,一片嫩绿矮小的樟子松隐藏在林海中间。
这里是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亮兵台营林区的大西沟攻坚造林地,陡峭的荒山被一抹新绿装点得生机盎然。
“坡度超过40度,最薄处土层仅有10厘米,土壤下面是坚硬的板石,中间还夹杂着大小不一的碎石。”阴河分场副场长时辰说,在这种自然条件恶劣的石头山上造林,难度可想而知。
小樟子松就是在石头缝儿里种活的。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樟子松。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胥文燕 摄
“攻坚造林,就是要想办法在土壤少、坡度陡、难存水的石质阳坡上造林。”安长明介绍,在石质阳坡上种树,运苗也是一大难题,只能靠骡子驮、靠人背。
据介绍,今年林场先后完成攻坚造林6600余亩,大部分位于土层贫瘠的石质阳坡。现在,能看到的地方,都是树,都是绿色。
走进塞罕坝森林公园,犹如置身天然大氧吧。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吴新光 摄
科技护航,
守卫林海安全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
目前,林场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实现了卫星、无人机、探火雷达、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快速反应,时刻守护林海安全。
除了防火,森林病虫害也被称为“无烟的火灾”。林场在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调查的同时,对现有病虫害进行预防性人工喷雾,建立起“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高效管控防治体系。
塞罕坝今日万顷绿洲。塞罕坝机械林场 供图
11.4%→82%→86%
……
塞罕坝林场科研所所长程顺提供了一组数据:1962年到2021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多亩,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2%。
现在,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到82%。这已是一个难以达到的高度了,但几年之后,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将增长到86%。“别看只增长4个百分点,这就像学生考试,从0分到60分,从60分到90分,再从90分到更高分,这是不同的考验。过去相对容易植树的地块都种上了,再要扩种,就得啃最难啃的‘硬骨头’!”程顺露出几分自豪。
种树,始终是塞罕坝人心中强劲的旋律。
塞罕坝机械林场风光(2021年8月23日摄) 牟宇 摄
3
国有林场
如何成为脱贫攻坚楷模?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荣列20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之中。
曾有人好奇,一座国有林场如何成为脱贫攻坚楷模?
游客环抱塞罕坝的大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胥文燕 摄
在毗邻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哈里哈村,经过造型师的巧手修剪,一株株松树变成为“迎客松”“不老松”等景观树。目前,这个不到2000人的村庄,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不足2000元增长到9000多元,被誉为“塞罕坝生态第一村”。
在塞罕坝辐射带动下,周边区域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发展生态苗木基地4400多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每年有4000多名百姓到林场务工,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不断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通过驻村帮扶、生态旅游、苗木生产,使4万多名百姓受益,带动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今,林场已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塞罕坝七星湖。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秦启涵 摄
这片森林,靠着“呼吸”也能挣钱
碳汇交易,是林场人越来越熟悉的词语。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这个过程就是森林碳汇,通过造林、再造林、优化经营和管理等林业活动,额外增加的碳汇,经规定程序认证后获得核证减排量,就可用于碳市场交易。
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见习记者 刘志成 摄
2016年,塞罕坝林场林业碳汇成为华北地区首个在国家发改委注册成功并签发的林业碳汇项目,也是迄今全国签发碳减排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
今年8月23日,在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塞罕坝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暨金融机构授信签约仪式上,塞罕坝机械林场与3家钢铁企业进行降碳产品交易,10.31万吨降碳产品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交易金额608万元。
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苍翠连绵绿波涌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 摄
4
六十年·三代人·百万亩林海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务林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青春与汗水。
“务林人心里有自己的理想
就是把这棵小树栽活了”
她,是塞罕坝的第一代绿色开拓者。
60年前,陈彦娴与5个女同学毅然放弃高考,奔赴飞鸟不栖、黄沙蔽日的荒原。当时的信念是要种活每一棵树。
陈彦娴回忆说:“当初来到塞罕坝的时候,到处都是沙窝子、野草,非常荒凉。没有房子、没有人,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大家劳动的热情非常高。务林人心里有自己的理想,就是把这棵小树栽活了,到老的时候不后悔,这辈子值了。”
一心守护那片林海
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2021年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刘军、王娟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的瞭望员,在远离人烟的林海深处,刘军、王娟夫妇扎根望海楼13年,一台望远镜、一个记录本、一部电话,他们用白天15分钟1次、夜间1小时1次的瞭望,成为“林海的眼睛”。
林场建设60年来,从一片荒漠发展到115万亩人工林,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塞罕坝的故事仍在继续……
2011年,攻坚造林的接力棒传到了第三代塞罕坝人手中。
当时,林场森林覆盖率距86%的饱和值还差九万多亩,但这九万亩地块全都分布在土壤少、坡度陡、难存水的石质阳坡上。
攻坚克难,在老塞罕坝人的言传身教下,于士涛潜心钻研育林技术,每天早出晚归,走遍了林场的每一块林地。
从中国林科院研究生毕业的妻子付立华,也和他一起在这里扎根。
“作为第三代,你要问我什么是塞罕坝精神,我们塞罕坝的每一个务林人,塞罕坝山里面每一棵树、每一片林子,都体现了塞罕坝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让安长明代表深感使命在肩。
“报告为我们走好‘二次创业’新征程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安长明代表说,塞罕坝将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范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奋力续写新的绿色奇迹。
(原标题:3代人,60年,百万亩林海……)
【责任编辑:王晓倩】
【内容审核:符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