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途经万宁滨海旅游公路,走进陵水……
商报全媒体(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刘宁玥 鲁启兰)4月8日,以“沿着高速看中国——大美中国 海南之旅”为主题的系列采访活动第三天,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途经万宁最美滨海公路,走进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欣赏海南公路大好风光,了解海南教育对外开放最新成果。
万宁滨海旅游公路:
依托海湾特色资源打造旅游新业态
车在路上行 人在画中游
春日的海风拂过,4月8日上午,记者一行人驱车行驶在万宁石梅湾附近路段。一路上,蓝天、碧海、沙滩、山岭、田园,风光无限好,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这就是“会讲故事”的万宁滨海旅游公路,海天一色的绝美风光让它成功“出圈”,成为海南公路界的“网红”。
万宁滨海旅游公路自2016年通车以来,凭借沿途优美风景和周边完善的游玩配套项目,已成为众多前来万宁旅游度假市民游客的“打卡点”。这条滨海旅游公路全长约35.24km,南起东线高速石梅湾出口,向北经石梅湾、南燕湾、神州半岛、老爷海、后滩、新潭湾、保定湾、乌场港,终点到春园湾,是万宁市滨海区域重要的贯通性道路。沿线设置13处景观平台和一座景观大桥,在线路中段,还设置了一处服务区和养护工区。景观平台、景观桥梁及服务区将公路与自然景观完美衔接在一起,使游客更加接近大自然。
万宁滨海旅游公路一面靠山,一面临海,开车缓缓经过弯道,海风拂面,暖阳醉人。马路边,还有两个观海亭可以下车休息拍照,现场有不少市民游客正在打卡留念,烈日炎炎阻挡不了他们的拍照热情。路边还有许多卖热带水果的小摊位。在这里,你能看到难得一见的绝美风景,忘记旅途的疲惫。将车停放在一处,放飞心情,在观景平台上眺望,拥抱海风和阳光。
“螃蟹咋又不见了?”在石梅湾观景台,一个小男孩正捧着刚从海边拾来的“战利品”兴奋地向大家介绍。据小男孩的妈妈耿女士讲述,他们一家来自北京,几年前在附近买了房,带孩子来这里住。“他特别喜欢海,每次都玩很久。”
家住琼海的王先生每年都携家带友来石梅湾游玩。
“万宁滨海旅游公路建成后,这里游客也越来越多。”王先生认为,这是海南最美的公路。短短一周,王先生已经来过三次了,附近交通十分方便。
打造旅游新业态 引八方游客来
除了风景宜人外,近年来,万宁市围绕“精品体育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依托多年经营的冲浪赛、龙舟赛、马拉松赛、自行车赛、帆船赛等各大知名体育赛事效应影响,沿着滨海旅游公路,重点打造海上休闲运动等旅游新业态产品,随着国际游艇会、九里书屋、咖啡工坊、沙滩俱乐部、海钓俱乐部、冲浪俱乐部、海滨高尔夫球会及各具特色的度假酒店、风情商业街区等落户各大滨海旅游区,并由此衍生出网红帆船、潜浮海钓、冲浪体验、动力海景滑翔伞、高空跳伞、游艇出海观光等丰富的游玩体验项目,万宁滨海旅游公路现已形成了一条观光带、休闲带和经济带,带动万宁各大滨海旅游度假区迅速成为广大游客出行首选目的地。
“公路的建成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发展,酒店、餐饮的加入,给当地旅游带来了新活力,也让当地居民有了新的收入来源。”据万宁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党福俭介绍,作为“会讲故事的公路”,万宁滨海旅游公路是海南省较早的旅游公路。“依托这条公路的建成,以海湾为主题打造万宁旅游新业态,把全市的海湾、乡村旅游点、民宿串联起来,给游客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从而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人前来打卡。”
下一步,当地政府将依托滨海旅游公路沿途特色资源,加快日月湾冲浪小镇、兴隆健康产业园区、海岛旅游、神州半岛帆船基地综合社区、航空旅游、国际海钓基地、兴隆国际演艺中心、一带一路佛教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凤凰山热带雨林公园等项目建设;并以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市为契机,培育冲浪、帆船、海钓、骑行、高尔夫、登山、徒步、低空飞行、滑翔伞等丰富的体育旅游消费新业态,形成万宁特色,开拓旅游消费市场,促进万宁旅游产业升级。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撇一捺”打造“人”字型布局
8日下午,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试验区位于海南陵水黎安半岛,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三亚,交通便捷,距海南东线高速约15公里。此外,这里还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7个。”据现场讲解员张泽浩介绍,试验区发展跑出了“自贸港速度”,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16所,包括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五所国内大学,以及与外方合作办学院校包括考文垂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里斯本大学等11所国外大学。试验区预计9月展开招生。
从现场的模型可以看到试验区依托“三山两水一绿心”的生态格局,在一片叠翠中划出“一撇、一捺”,打造“人”字型布局。“一撇”为试验区一期开发范围,主要承载国际教育功能规划面积5.81万平方公里,可容纳一万名在校生;“一捺”为产教融合发展板块。园区设计紧密结合环境,利用海南省花三角梅、水上运动帆船、陵水海湾的珊瑚沙等元素。
“大共享+小学院”
谈到这里的教育特色,张泽浩介绍了四个方面:一是办学模式创新,按照“大共享+小学院”创新理念,图书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共享使用,各高校根据学科特色需要使用专享小学院。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标世界一流标准,构建国际学分银行、国际大师课程班和共享课程库等共享平台,建立国际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学在海南=留学国外”的愿景。三是建设模式创新,深化“规划、课题、勘察、咨询、设计”一体化前期工作模式创新,探索“股权合作+施工总承包”一体化、全过程咨询管理一体化、项目建设事中事后一体化监管等创新。四是治理体系创新,组建国内外顶尖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设立陵水国际联合学院,打造学术共同体,并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陵水位于北纬18度,一年四季都适合运动,能实现教育对外开放、体育对外开放。”试验区管理局综合部副部长、奥运冠军、北京体育大学游泳运动学院副院长李娜认为,在这里能够很好地实现体教合一,园区内游泳馆、综合体育馆、滨海体育场一应俱全,且园区的场馆建设也实现了多功能、高定位、国际标准,同一个场馆可以进行篮球、网球、体操等多种项目的比赛。
据了解,该试验区是中国唯一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园区,致力于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开放新标杆、新高地和集中展示窗口,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国际化人才和智力支撑。张泽浩还说:“未来还要充分发挥试验区高端人才群聚、高新产业聚集、创新动能大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新兴产业、文脉兴旺、社区发展、普惠民生方面为陵水发展贡献园区力量,实现县区高度融合,打造陵水国际会客厅。”
【责任编辑:庄华敏】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