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上链接!”海南核电珍珠“副业”来了
4月3日,三沙美济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沙美济”)与国内珍珠行业领军企业浙江千足珍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足珍珠”)在海南昌江签署合作协议,昌江白蝶贝珍珠规模化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正式落地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昌江县委书记陈儒茂,海南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智刚,中国核电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魏国良见证签约。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白蝶贝等贝类繁育、养殖、珍珠饰品加工、生物医药、海洋文旅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三沙美济提供养殖与育珠技术支撑;千足珍珠依托全产业链资源,推动珍珠高端饰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衍生产品加工等深加工落地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未来,将在昌江构建“育繁养-加工-研发”一体化链条,赋能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聚力形成海洋产业集群,打造海南自贸港海洋经济品牌。
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现状
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是中核集团与海南省深化合作的一项重要成果,聚焦“四大基地”核心定位:清洁能源供应基地、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重大战略保障基地及国际化核电产业自由贸易试验基地。当前,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提挡加速,依托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园区项目引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刘玄/摄
白蝶贝被誉为“珍稀瑰宝”的大型珍珠贝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分布在我国热带海域—广东西南部、广西涠洲岛和海南岛周边海域,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海活动和工业污水、废水排放的增多,使海洋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白蝶贝大量死亡,濒临灭绝。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观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要求,2019年12月,海南核电、昌江县政府和三沙美济携手践行海洋环境保护和碳汇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核电余热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开发,启动《海南核电海域综合利用示范研究》科研项目。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突破人工批量繁育、高成活率养殖等核心技术,科研养殖的白蝶贝实现单贝直径增长7cm—10cm、珍珠最大直径达18mm的国际优质标准,弥补了国内白蝶贝养殖的空白,并荣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原标题:“321,上链接!”海南核电珍珠“副业”来了)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孙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