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获批 将打造国际枢纽海港新标杆

海拔新闻 2025-02-27 11:16:58

戳图看视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黄桂风 摄影报道)2月26日,《洋浦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在洋浦经济开发区举办,标志着洋浦港即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据悉,《洋浦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已于2024年12月30日获得交通运输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的联合批复,为洋浦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洋浦港,作为国际枢纽港和沿海主要港口,不仅辐射东南亚,还联通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新时代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高水平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先行示范区。此次《总规》的出台,紧扣强化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发展质量和效率等要求,旨在增强港口辐射能级、强化服务功能和优化总体布局,以共建高标准“一带一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总规》,洋浦港将维持“一港三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即由洋浦、神头、后水湾三个港区组成,规划码头岸线长约44公里,陆域面积约2400万平方米,可形成约146个泊位。洋浦港区将以集装箱及粮食、木材等通用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邮轮水上客运和滚装运输功能;神头港区则主要服务于绿色石化新材料、林浆纸、风电等临港产业所需的大宗能源、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后水湾港区则作为未来战略预留港区。

为契合国家规划要求并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定位,洋浦港计划实施一系列港航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推动跨越式发展。项目主要分为“港、航、产”三个方面:

在港口建设方面,洋浦港计划新建和改扩建多个码头,以提升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其中包括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预计投资103亿元,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550万标箱;现有泊位升级改造工程,以提高通过能力;以及专业化码头建设,满足不同产业需求。中远期规划还包括新建公共粮油码头、通用码头、集装箱码头等,以增强粮油吞吐能力和集装箱处理能力。此外,还将结合旅游开发,打造22万吨级邮轮码头。

在航运保障方面,洋浦港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这包括航道改扩建工程,以提升通航能力;建设绿色港口,推广清洁能源;建设智慧港口,引进智能化设备以提升作业效率;建设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航行安全;以及发展多式联运,促进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在临港产业方面,洋浦港将构建港产协同发展新动能,增强与粮油加工、石化新材料等产业的协同性。这包括填补粮食专用泊位空白以保障粮油产业发展;提升LNG接收周转能力以加快成为LNG中转中心;打造船舶和海工维保基地以支持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应用;建设游艇上下水及配套工程以促进海洋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加强国际港口合作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港航首席运营官、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坚敏表示,洋浦港被定位为国际枢纽海港,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对接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所有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提升航运服务能力和港口国际竞争力,助力洋浦港成为世界一流港口。

儋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猛说,儋州将不断强化洋浦港“双向双枢纽港”战略定位,以洋浦为核心载体,推动临港产业规模化、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目前石化新材料、港航物流、国际贸易产业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国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雨林介绍,在《洋浦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批复后,国投洋浦港将加快推动多个方面的投资建设,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这包括投资建设10万吨级公共粮油码头、升级改造现有二期码头3#~5#泊位、研究推进建设粮食公共综合廊道项目、全力推进智慧港口建设以及加大投入洋浦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未来,洋浦港将以《总规》为引领,不断推动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物流、贸易、航运服务等要素聚集,完善集疏运体系,服务临港产业发展。预计到2035年,洋浦港吞吐量将达到2.25亿吨,集装箱1200万TEU,将建成联通全球、自由便利、开放包容、功能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且具有较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鲜明自贸港特征的国际枢纽港,为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作出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王俊超】

【内容审核:吴钟旺】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