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海南省人大代表围绕教育问题建言献策

海拔新闻 2025-01-16 11:55:47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年两会,教育话题都备受关注。如何才能使更多的“好教师”得以涌现、“好教育”得以发生?如何才能自主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多位海南省人大代表建言献策。

支持海南大学热带果蔬学院加快建设

为推动全球同纬度热带果蔬引育工作,保亭县携手省农垦集团、海南大学共建海南大学热带果蔬学院(以下简称“果蔬学院”)。省发展改革委已将该项目纳入海南省2024年预备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列为三亚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库。

果蔬学院项目采取分期的方式进行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为4.42亿元,虽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专项债审核,并下达9000万元专项债资金,但项目一期投资额较大,资金未形成闭环,仅靠单一县级财政资金支持压力较大。另外,果蔬学院项目未列入省级相关规划,而国家相关资金申请以及重大项目库录入的前置条件为需纳入省级规划,否则无法申请资金支持。

保亭代表团建议:一是恳请省发展改革委支持果蔬学院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向专项资金),申报额度3亿元,支持一期项目建设。二是恳请省发展改革委将果蔬学院项目纳入全省“十五五”规划重点项目库,并指导后续建设资金申报工作。三是恳请省教育厅列入教育工作“十五五”规划。

优化三亚市初升高指标到校政策

“指标到校”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该政策实施以来,三亚虽然积极探索指标分配的方式方法,但在此过程中也还有一些亟待优化和完善的地方。

省人大代表卓德雄举例:指标到校投档分数线划线存在“一刀切”,指标回流率较高。三亚市中招方案对指标生只设定了不高于统招生录取分数线的90%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却没有结合接收指标的初中各校的教学水平进行合理划线,这就导致了教育薄弱的学校虽然分配到了指标,却只有极少量学生能用上指标。如三亚市第一中学,2023年农村和城乡接合区初中学校最低控制分数线为711分,当年给高峰初级中学和三亚和平实验学校指标均为7个,但前者仅有1名学生被录取,后者则有7名学生全部达标,指标回流率分别在85.7%和0%。

卓德雄提出建议:

一是科学制定指标到校录取标准。综合考虑各初中学校人数和教学质量增值幅度,在各初中指标分配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实际,逐步实施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优惠政策;逐步将普通公立高中纳入指标到校招生计划。加强市级对辖区高中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采取逐年递增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指标到校招生计划供给,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上高中,让教育惠及更多学子。

二是适时提高指标到校生招生占比。按照“三年早知道”的要求,根据国家政策和海口市普通高中发展实际,逐步扩大指标到校生数量指标的权重,如2025年优质高中招生分解到初中学校的指标占学校招生计划不得低于60%,2026年,指标到校占学校招生计划不得低于70%,2027年,指标到校占学校招生计划不得低于80%,确保政策调整科学、稳健、顺畅实施,体现公平取向和与时俱进。

探索“设立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岗位津贴,核增绩效工资总量”

省人大代表许巧练指出:当前,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普遍面临多重身份加身、工作任务繁重的问题,在开展少先队工作的同时,也承担了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和其他行政事务。上级文件多次提及完善少先队辅导员待遇保障,推动政策落地势在必行

许巧练指出,设立大队少先队辅导员岗位津贴有章可循。《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4号),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财政部门要支持做好少先队工作经费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完善少先队辅导员待遇保障、职称评聘和职业发展等配套支持政策”。《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意见》(琼发〔2021〕26号)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设立辅导员岗位津贴,参照班主任岗位津贴标准发放,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

许巧练建议:由省教育厅或省财政厅牵头,会同团省委指导海口市、三亚市在2025年出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岗位津贴发放方案》,落实补贴问题,以点带面向全省推广。可以参考给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岗位津贴为500元/人·月左右,并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相应核增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主管单位负责统一发放。

公办中小学校配置智慧体育设备

传统体育教育方式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智慧体育设备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智能化的运动监测,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和进步情况,从而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积极的锻炼习惯。

省人大代表林亮建议: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省财政厅及各市县政府紧密配合,积极引入智能运动监测系统、智能健身器材、智慧体育教室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状态,包括心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长等关键指标;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训练进度;体验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带来的沉浸式运动体验,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为海南省公办中小学校配置智慧体育设备。实现公办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的智慧化、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体育教育服务。

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省人大代表、海口市第二看守所副所长翁春雷带来一组数据: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低龄化趋势,就我所关押的男性未成年2022年100人,2023年142人,2024年128人,数据未见下降,二进宫占40%,多数为单亲、离异、留守、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家庭,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而有时候面对孩子问题,许多父母往往会束手无策。青春期孩子正处于心理、生理、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还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差,易受外界和情绪的影响。

翁春雷建议:提供资金保障。政府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每年核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促进家庭教育持续发展。整合科研资源,组织相关专家参与家庭教育工作的教科研工作,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按照孩子成长阶段的特点,依托教育专业机构规划设置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为不同阶段的家长提供相应程度的教育和培训。

禁止海南省中小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

省人大代表、海口市秀英区海秀镇永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海南华侨中学体卫艺处副主任潘国林带来中国儿童中心组织的报告数据:我国有60%以上的孩子课外除了上补习班,其余时间全都用来玩游戏、刷视频。上学日,孩子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43.24分钟,到了周末,更是长达96.27分钟。

潘国林提出,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接触手机、Pad等电子产品,孩子心智不成熟,自制力比大人差,因此也更容易沉迷其中,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业。在高年级的学生里,家长也许为了联系方便,也许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纷纷给孩子配备了手机。

潘国林建议: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各校要制定明确的相关规定。学生返校时严格进行安检,严禁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有条件的学校购买安检机、安检门等安检设备,设置手机保管箱。学校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提高自律意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监督,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家长配合学校管理,共同规范学生手机使用。

【责任编辑:王文婷】

【内容审核:李彦昆】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