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蒲煜:加强拔尖人才培养,跑出国际教育创新岛“加速度”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张艺 柯育超/文 戴铭/图)1月13日,海南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在海口市举行。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国家战略结合海南自贸港发展及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实际,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方面有哪些合理建议?海南省在这个时代节点如何跑出基础教育的“加速度”?就相关问题,海南省政协委员,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校长蒲煜进行现场答记者问。
蒲煜认为,首先要科学地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工作。要打破传统观念,关注孩子的潜能、兴趣和独特性。蒲煜讲述,她在学校巡课时,发现从小学生到高中生,很多孩子热爱自然科学,他们兴趣浓厚、想法奇特。如果研究下去,某个想法可能会成为一项科学突破,这是很了不起的,遗憾的是孩子们的科学研究素养还是有所欠缺。针对这些问题,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研究并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人才评价、课程评价这两个维度,及时发现学生具有的创新潜质,并给予他们适合的培养。
第二,政府主导制定培养计划。据悉,在工程、科学、技术、数学等关键技术领域,可以制定诸如“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以项目立项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也作为学校申请该项目、学生接受此类培养的基本依据。
第三,建立大中小贯通培养机制。北京人大附中构建的“贯通小学到大学,放眼国内到国际”的实证研究体系,以及发现—评价—实践三位一体的综合育人体系等,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基于经验和广阔的资源,也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的课程体系、相应的教师成长体系,形成了薄弱学生强基提质、全体学生高质量发展、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特长发展的育人机制,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因材施教。
【责任编辑:冯 超】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