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研田到采摘篮: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打造沉浸式农业科技体验

海拔新闻 2025-04-04 12:11:27

戳图看视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黄桂风 摄影报道)想知道未来农业长什么样吗?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管理的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寻找答案!在这里,你既能体验“植物工厂”的神奇,又能与鸵鸟、火鸡亲密接触,还能在田园采摘时解锁一颗圣女果的“科研履历”。这场“农业 + 科技 + 旅游”的跨界实验,正重新定义热带田园的打开方式。

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田间地头结出“科技果”

近日,记者走进该园区的采摘区,眼前瞬间呈现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果蔬田。这里种植的桑葚、草莓、玉米等果实累累,它们从科研田走进采摘篮,是科研人员辛勤耕耘、推广试种结出的硕果。

其中,秋粉圣女果是去年试种的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含糖量高、口感更佳的特点。走进田间,只见秋粉圣女果的藤蔓爬满了支架,果实如玛瑙般晶莹透亮。它是科研人员历时一年精心培育的“明星产品”,如今迎来丰收,可供游客前来采摘。

“我和家人特意从市区赶来这儿采摘,这里的桑葚和圣女果新鲜极了,咬上一口,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实在是太美味了!”市民王小姐一边采摘,一边品尝着,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我们不仅让优质品种‘走’出实验室,更要让它们‘走’进田间地头。”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邀请的技术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贺滉介绍,此次引进的新品种,主要聚焦于文旅研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研究所计划通过品种展示、采摘、举办观摩会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这些优质品种的特色与优势,旨在扩大其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认可。此外,希望以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种植的优质品种为示范,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给周边种植户,助力他们提升种植效益,实现共同增收致富。

研学实践寓教于乐 打造自然教育“活课堂”

“哇!鸵鸟的脖子好长呀!”在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的动物互动区,孩子们兴奋地观察着那些珍稀动物,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喜。

针对亲子家庭和学生群体,园区精心开发了“林下探秘”“蔬菜立体栽培”“橡胶文化寻宝”等主题课程。在林下炊事区,孩子们亲自动手,用柴火灶做出一道道简单却充满成就感的饭菜;在动物互动区,他们小心翼翼地喂养着鸵鸟、火鸡,感受着与动物亲密接触的快乐;在科学家精神展示区,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了解农业科研的辉煌历史,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

据了解,园区以“热带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橡胶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巧妙地将农耕文化、热带植物科普、红色文化、科学家精神与农业观光实践深度融合,同时搭配线上线下多样化的活动宣传,成功实现了“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热带农业科普教育模式。园区开设了十余门研学课程,每年吸引多所学校和教学机构组织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参与学生达数万人次。这一系列的举措,激发了青少年对热带农业科学的浓厚兴趣与热爱,让他们对热带农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更培养了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

“这里不只是简单的游玩之地,而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科普中心主任刘莹莹感慨地说。对于游客和学生而言,儋州热带农科产业园无疑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遨游在丰富的热带农业科技知识海洋中,领略珍稀植物那独一无二的魅力。园区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优势,为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更培养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树立了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据悉,除了采摘与研学,园区正构建“农业科普+休闲旅游+研学体验+科技创新”全链条体验。未来,园区计划申报国家3A级景区,打造集“植物观赏、农事体验、科技交流”于一体的热带农业综合体。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