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消防发布清明节消防安全预警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 通讯员 钟坚)4月2日,记者从省消防救援总队了解到,3月份,全省共发生火灾600起,其中,因烧荒、野外生火引发的树林、草地火灾128起,占火灾总起数的21.3%,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临近,群众扫墓祭祖活动逐渐增多,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等传统习俗可能引发更多火灾风险。
消防部门提醒,在清明扫墓时,需注意防火安全,树立文明祭扫观念,保护绿水青山。
全省消防备战节日火灾防控
清明节期间,全省各地消防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以公墓、陵园、寺庙等祭祀场所以及文物古建筑、旅游风景区、商场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为重点,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
在祭祀集中时段,对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香、纸、烛的重点部位现场驻守。同时,各地还结合春季防火特点和当地祭祀风俗,组织在公墓、林区等悬挂防火宣传横幅、张贴消防宣传挂图,组织消防宣传车、消防志愿者深入农村、集中祭祀区等重点场所巡回宣传、发放消防常识宣传单,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扫墓引发山火 小心触犯法律
2023年,广东省一村民李某扫墓时因烧纸钱引发山火,过火面积达50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李某被法院以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赔偿生态修复费用。
消防部门提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过失引起火灾,达到失火罪立案标准的,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如果发现山火 应及时正确报警
2023年3月,云南省丽江某村村民发现林区冒烟后,未第一时间报警,而是独自携带树枝上山扑救,因火势突变被包围,全身烧伤面积达40%。
消防部门提醒,山火受风向、森林密度、气候等影响较大,扑救难度更大,如果发现火灾请及时报警。此外,火灾发生在山林里还是发生在田埂边等细节差别,对于消防救援队伍准确判断险情也十分有帮助,报警人要尽可能详细地告知包括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没有人在施救等信息,越详细越好。
为保护绿水青山,消防部门倡议通过敬献鲜花、种植纪念树、敬一杯酒、重温一次先烈事迹等文明健康的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确需焚烧祭品的,应选择空旷、远离草木茂盛区域,远离居民区、高压电线、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并全程由专人看管火源,做到“人走火灭”。同时提醒,居家祭扫时,香烛、烛台应放置在固定且不易燃的器皿内,远离窗帘、蚊帐等易燃物品,祭祀结束后及时清理余烬,确认无残留火星后再离开。
【责任编辑:黄奕宏】
【内容审核:吴钟旺】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