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海南各市县同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近日,海南省健康海南建设委员会印发《海南省2025年爱国卫生运动成效巩固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今年新建200个左右和美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以上。
《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爱国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宜居。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以上,100%完成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建设;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0%以上;新建200个左右和美乡村,整治提升2000个左右清洁乡村;城镇建成区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达到《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蝇类、蜚蠊)》(GB/T27770/1/2/3-2011)C级以上,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蝇、防鼠设施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3%以上;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持续降低。
《方案》提出,4月份全省各市县同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活动期间,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一次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一次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发出一份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各大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推广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对“脏乱差”现象进行曝光。
6月—9月,适时集中开展专业灭蚊行动,主要对农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车站、码头、公园绿地、水体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蚊虫孳生地治理和精准防制活动,防止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暴发。广泛发动群众进行蚊媒孳生地“九清”活动(清理积水容器、清理户内外杂物、清理下水道沟渠、清理盆盆罐罐、清理水养植物积水、清理花盆盘托积水、清理禽畜饮用水槽、清理地下车库积水、清理屋顶楼台积水),从源头上消灭蚊虫。加大媒介伊蚊监测力度,为科学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提供指导,确保伊蚊密度(布雷图指数)达到防控标准,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整治提升清洁乡村,深入开展卫生健康进农户活动。结合“美丽庭院”建设,定期开展村庄公共区域及农户庭院卫生大扫除,全面清理“十乱”现象及老旧屋宅残垣断壁;清理房前屋后、庭院垃圾杂物;清理村边、路边生活垃圾;清理废弃农膜、农药瓶、包装泡沫箱等。引导农户落实畜禽圈养要求并及时清理畜禽粪便。密闭并疏通沟渠下水道,倒放闲置桶缸、盆罐等容器,清理病媒生物孳生地等。以和美乡村村容村貌提升行动为引领,加强村庄规划有效实施和村庄风貌管控,进一步健全村容村貌提升长效机制。
巩固城镇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档案和台账式管理工作成果,完成城镇建成区全域覆盖,每季度向省健康海南建设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更新报送一次。推动建立所有村(居)病媒生物孳生地、栖息地管理台账,做好培训和经费保障工作,6月底前至少达到村(居)居住区域50%的覆盖率,而后每季度向省健康海南建设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更新报送一次。各市县应完善对PCO公司的监督、评价及考核机制,督促其持续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组织每月定期全面巡查并治理本底档案记录的蚊蝇孳生地和重点单位鼠蟑栖息地。定期对城镇建成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鉴定,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以上,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蝇、防鼠设施合格率达到95%以上。
【责任编辑:黄奕宏】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