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获得加工增值试点企业达112家,内销货值达70.5亿元!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柯育超 徐明锋)2月19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第19批)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获得加工增值试点企业达112家,内销货值达70.5亿元。
加工增值内销免征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之一。该项政策明确,对于海南鼓励类产业企业,进口料件后在海南自贸港加工成货物,如果增值超过30%(含),经“二线”进入内地销售时,免征进口料件的关税。这项政策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方向和经营主体的需求,推动海南更好地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聚集全球优质生产要素,促进海南制造业发展和产业集聚。
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余翔表示,近年来,省商务厅会同海口海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和各市县园区,不断落实和优化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推动政策适用由点到面、扩围增效,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海南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真金白银”。主要有三项做法:一是逐步扩大政策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在洋浦保税港区积累先行先试经验基础上,我们推动将试点范围首先从洋浦保税港区拓展到省内综合保税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2024年进一步扩大到海南岛全岛,适用企业不再局限于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审核权限由国家部委下放海南省。一系列的扩围增效措施大大提升了省内企业申请的积极性。2024年,全省新增67家加工增值试点企业,内销货值同比增长14.3%。
二是大幅提升企业申报效率。省商务厅在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开发加工增值模块,实现试点政策申报审核由线下转为线上,将企业平均申报审核时间大幅缩短50%以上。同时,在“海易办”平台设立加工增值免征关税“一件事”服务专区,通过集成办理和数据共享,使企业感受到申报操作的便利性。
三是多部门协同为企业保驾护航。省商务厅围绕信用管理,鼓励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优先开展试点,同时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海关认证,享受信用红利。同时,建立省市(县)协同联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围绕企业申报、审核、生产、内销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
【责任编辑:黄奕宏】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