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府预算“大账本”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值此海南“两会”召开之际,邀您一起来看政府预算“大账本”,2024年政府预算资金用在哪里了?2025年“钱袋子”如何安排?读懂财政收支的背后:有山乡巨变、万家灯火,有改革奔流、开放气象,更有美好蓝图稳步推进、每个奋斗者叠印的脚步深深……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0.5亿元
2024年,全省财税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科学研判形势,精准跟踪税源,依法依规加强收入征管,全力争取预算收支最好结果。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0.5亿元,为预算的92.4%,下降1.1%,加上债务收入、中央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065.5亿元,收入总计2956亿元。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93.6亿元,为预算的99.5%,增长2%,加上债务还本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430.6亿元,支出总计2724.2亿元。 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231.8亿元。
省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8亿元,为预算的89.6%,下降4.2%,加上债务收入、中央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1939.2亿元,收入总计2150亿元。省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7.6亿元,为预算的96.3%,增长0.4%,加上债务支出、补助市县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1450.5亿元,支出总计2118.1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31.9亿元。
全省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7.7亿元
全省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7.7亿元,为预算的88.5%,下降12.1%,加上债务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等1185.6亿元,收入总计1593.3亿元。全省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35.3亿元,为预算的91.3%,增长9.6%,加上债务还本支出等408.8亿元,支出总计1444.1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49.2亿元。
省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2.2亿元,为预算的103.8%,增长0.5%,加上债务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等1090亿元,收入总计1172.2亿元。省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1.4亿元,为预算的116.8%,下降5.1%,加上债务还本支出等924.2亿元,支出总计1125.6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46.6亿元。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7亿元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7亿元,为预算的80.8%,下降16.9%,加上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0.3亿元,收入总计8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3亿元,为预算的78%,下降16.5%,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6亿元,支出总计7.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1亿元。
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1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8.6%,加上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0.1亿元,收入总计5.2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6亿元,为预算的99.7%,增长6.7%,加上转移支付支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等1.6亿元,支出总计5.2亿元。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94.5亿元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94.5亿元,为预算的97.5%,增长0.7%。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41.6亿元,为预算的95.7%,增长5%。基金滚存结余1224.6亿元。
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70.6亿元,为预算的99.4%,增长2.1%。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18.1亿元,为预算的94.9%,增长4.6%。基金滚存结余1041.4亿元。
省对市县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57亿元
省对市县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57亿元,为提高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2024年财政部下达海南省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753亿元(一般债务124亿元、专项债务629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246亿元,主要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六水共治”、教科文卫等领域,有力支持自贸港建设。此外,财政部一次性下达海南省2024–2026年新增置换债务额度457亿元(3年分别为152亿元、152亿元、153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024年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息539.7亿元,均已按时足额偿还,政府信用良好。2024年末,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988.3亿元(一般债务余额1921.7 亿元、专项债务余额3066.6亿元),控制在财政部下达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407.7亿元以内,整体债务水平安全可控。
2024年政府预算资金用在哪里了?
围绕“国家所需”与“海南所能”,以高质量项目为支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全年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401.4亿元,比上年增加115.3亿元。其中成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02.2亿元,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和“两新”政策实施。全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752.9亿元,成功在香港发行3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峰值订单规模达360亿元,为发行规模的12倍,创历史新高。
全力做好封关运作硬件项目资金兜底保障,累计安排70.7亿元,支持31个封关运作硬件项目和4个查漏补缺项目全部顺利建成。
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拨付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92.2亿元,支持52个“两重”领域项目建设和42个“两新”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拨付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93亿元,支持90个重点项目建设,用于防洪工程建设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拨付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76亿元、省财基建资金20亿元,支持农垦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东新院区等项目建设。
拨付“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补贴资金10亿元,同时安排省级配套资金5.5亿元,确保惠民政策及时兑付到位,支持范围涵盖汽车、农机、家电、家装等方面。拨付2.3亿元支持发放消费券,助力离岛免税购物、餐饮消费和“机票即门票”等促消费活动。
拨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28.3亿元,支持海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台种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并落实1.1亿元支持种业发展。拨付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9.4亿元,支持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和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促进航空货运发展奖励和境外客运航线补贴政策,兑现航空货运奖励资金1亿元、民航客运补贴资金8亿元,支持开拓航点航线,打造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发挥科技和人才战略性支撑作用。拨付“陆海空”科技专项资金3.3亿元,支持建设高能级科研机构和科创平台。拨付重点研发科技专项资金5.3亿元,支持重点技术攻关科研项目。出台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等改革措施,并拨付科技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2.1亿元。完善人才支持政策,拨付3.3亿元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支持重点行业企业降成本,兑付用电成本支持资金4亿元,惠及经营主体974家次。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量、扩面、降费,省融担基金新增业务42.6亿元,平均担保费率0.73%,较上年进一步下调。自贸港建设基金设立子基金23只,基金规模164.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5倍,支持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发展及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新设立的自贸港创新基金,已设立首批子基金2只,基金规模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3倍,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
拨付35.9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衔接资金连续第7年考核获得财政部评价“A”等次,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1亿元。拨付14.2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常年蔬菜基地建设等项目,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平价菜保供惠民行动奖补政策,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拨付12.1亿元,实施天然橡胶综合保险改革,延长良种良法补助年限,开展社会化服务项目,支持天然橡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拨付6.4亿元,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支持重点产业链、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品种、品质、品牌等环节领域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拨付10.9亿元支持渔业资源保护、深海养殖、现代渔业产业园、休闲渔业、渔港经济区,水产种业等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拨付3.5亿元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和奖补资金,撬动农民小额贷款208亿元,惠及全省18.3万户农户。拨付21.3亿元,实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农村公益事业、人居环境整治、农业污染治理、改善垦区民生等项目,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拨付150.9亿元补助资金,支持自贸港重点园区和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等共建园区加快建设发展。设立“园区担保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试点园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拨付9.3亿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拨付146.7亿元,支持重点“路网”项目,强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拨付63.2亿元,支持推进南部山水工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博鳌东屿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和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拨付29亿元,支持迈湾、昌化江、牛路岭、琼西北等“六水共治”项目建设。拨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52.6亿元,引导市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重点生态市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再提标130元,初中和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位列全国中上水平。拨付4.7亿元支持市县完成387所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及线路改造,实现全省公办中小学教室空调配备基本全覆盖。
拨付9.2亿元,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缓解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拨付128.4亿元,用于发放城乡居民、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拨付39.5亿元,用于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支出。拨付35.5亿元,用于足额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标准,支持优化生育政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2+3”健康服务包防治工作,加快5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公立医院新院区建设。
拨付18.3亿元,用于旅游文化体育宣传促销等工作。
拨付29.7亿元,支持持续开展离岛免税“套代购”打击治理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未成年人护苗专项行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拨付1.8亿元,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牵头“摩羯”台风灾后政策争取专班工作,保障受灾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前调度库款支持市县防灾救灾,多渠道统筹资金30.8亿元,支持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拨付4.5亿元,支持全省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库建设,满足全省公共卫生、生活救灾、防汛抗旱等应急物资储备需求。
2025年“钱袋子”如何安排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7.2亿元,增长3%左右,加上债务收入320.8亿元、中央补助收入1061.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424.3亿元,收入总计2723.9亿元。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17.3亿元,增长1%,加上债务还本支出276.4亿元、上解中央支出等74.3亿元,支出总计266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55.9亿元。
省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2亿元,增长3%,加上债务收入320.8亿元、中央补助收入1061.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308.7亿元,收入总计1908.3亿元。省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7.9亿元,增长9%,加上债务还本支出150.2亿元、补助市县支出874.2亿元、上解中央支出等155.4亿元,支出总计1907.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6亿元。
全省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9.6亿元,增长0.5%,加上债务收入665.3亿元、转移性收入184.5亿元,收入总计1259.4亿元。全省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89.6亿元,下降14.1%,加上债务还本支出321.8亿元、调出资金37.8亿元,支出总计1249.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10.2亿元。
省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9.4亿元,下降3.4%,加上债务收入665.3亿元、转移性收入60.2亿元,收入总计804.9亿元。省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1.2亿元,下降5.1%,加上债务还本支出42.1亿元、债务转贷支出等562.7亿元,支出总计796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8.9亿元。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4亿元,下降29.7%,加上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0.2亿元,收入总计5.6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9亿元,下降26.3%,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7亿元,支出总计5.6亿元。
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亿元,下降45.2%,加上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0.04亿元,收入总计2.84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92亿元,下降46.2%,加上转移支付支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等0.92亿元,支出总计2.84亿元。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04.4亿元,增长1.2%,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收入563.4亿元、财政补贴收入206.8亿元等。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97.7亿元,增长8.7%,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待遇支出642.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资金支出33.3亿元等。本年收支结余106.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331.3亿元。
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82.1亿元,增长1.7%,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收入489.8亿元、财政补贴收入136.7亿元等。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71亿元,增长10.2%,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待遇支出510.4亿元等。本年收支结余111.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152.5亿元。
省本级共安排165个预算部门本年支出898.2亿元,其中,基本支出237.6亿元,占部门预算总支出的26.5%;项目支出660.6亿元,占部门预算总支出的73.5%。
省对市县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安排874.2亿元,按照预算法实施条例要求,剔除据实结算等项目后,提前下达比例为98.4%。
【责任编辑:冯 超】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