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新闻发布会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
首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4年11月30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廖宝祺: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的耐心守候。欢迎大家出席今晚的新闻发布会。
就在大约22分钟前,也就是今晚22时48分许,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帮助大家更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我们专门在首发圆满成功后第一时间举办本场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劲松女士,文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先生,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建先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科研一部部长吴佳林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海南商发的刘红建先生介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圆满成功及发射场建设的有关情况。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深夜和我们一起守候!感谢大家对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与海南商业航天事业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大家辛苦了!
今晚令人心潮澎湃!令人豪情万丈!我们在此相聚,共同见证和分享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首发圆满成功的荣耀和喜悦。今天的首发成功全球关注、万众瞩目,今天的成功既是海南商发人的成功,更是海南“向天图强”战略的起步,也是中国航天强国建设的巨大进步。
回想两年多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所在地还是一片迎风摇曳的椰林。在各方的关心关怀和指导帮助下,从2022年7月6日破土动工以来,经过海南商发人701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2024年6月6日按计划完成了双工位的建设任务。海南商发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不找借口的态度,不留退路的决心,分秒必争的干劲”,坚持“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完成了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目前,这片土地上已竖起两座巍然屹立的发射塔架,两个中型液体工位和相配套的加注供气等设施已具备常态化高密度发射的能力。同时,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技术区建有三平火箭厂房、航天器总装测试和合罩厂房,以及测发控大楼。按设计每个中型液体工位每年均可发射16发火箭,在海南文昌将频频可以看到激动人心的火箭发射景象。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作为海南“向天图强”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以引领海南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从建设初期就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驱动,在工位统型设计、地面排导、喷水降噪、智慧发射场研制、任务组织指挥模式、火箭安全准入规范、低成本高效率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工作,具有智慧安全、生态环保、灵活开放、低成本高效率的鲜明特点。
今天首发的二号工位最大的创新点就是统型高效。有别于传统的发射工位只能适应相同直径火箭,二号工位通过固定发射台与活动发射台相结合、配以通用液压起竖装置的统型创新设计,可以兼顾3.35m直至5m直径多种构型的火箭。目前根据最新对接成果,该工位可满足10余家火箭公司、19型火箭发射需求,基本覆盖我国主流商业火箭。除了统型,二号工位采用“三平”测发模式设计,具有发射区占位时间短、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发射效率、降低了发射成本。同时,这次发射指挥智慧程度高,运用了发射过程数字伴飞、发射场全景数字孪生、一体化测发指挥信息融合技术,体现了发射指挥的可靠、智慧、开放。另外,二号工位的首发在国内首次验证了牵制释放技术,这也是一个零的突破。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应该还记得9月6日17级以上超强台风“摩羯”对文昌的肆虐,虽然我们的商业航天发射场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我们的航天品质加上我们的精心周密防范和快速恢复,使我们经受住了这次严峻的考验,主体设施没有受到重大影响。所以,虽然我们的首发来迟了一些,但经过风雨后的彩虹更绚丽,才有了我们今天晚上的辉煌。
媒体朋友们,今天的首发成功,是我们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新工位的成功,是长征十二号新火箭的成功,是商业航天新机制的成功,是我们海南商发人这支新队伍的成功。这次成功将在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国航天史上也会着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商业航天“星箭场用”将形成完整的闭环产业链,“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在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牵引下将会在文昌聚集、在海南发展,海南商业航天的产业生态将更加生机勃勃,海南“向天图强”战略将稳步向前,我们将奋力谱写航天强国建设海南新篇章!
我就先介绍这些,一会我们将回答大家的提问。
谢谢大家!
廖宝祺:
谢谢刘红建先生的详实介绍。接下来,请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的刘冲先生介绍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有关情况。
文昌市人民政府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与大家在文昌见面。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成功,实现了商业航天发射领域“从0到1”的突破,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大事件。发展商业航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央12号文件提出,依托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推动建设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度提出打造商业航天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商业航天,明确积极打造商业航天等新增长引擎。文昌国际航天城作为航天强国战略承载地、商业航天产业先行区,强化使命担当,注重创新突破,坚持以场带产,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强势蜕变。下面,我向大家报告文昌国际航天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理顺发展逻辑。国家发改委给予了海南含金量极高的“航九条”政策,省级层面编制了《海南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0年)》《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为海南航天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按照“种发射之树、聚全球之需、育产业之势、结数据之果”的发展逻辑,我们坚持“以场带产”“产城融合”,布局“高新区、发射区、旅游区”,构建了“3+1+N”产业体系,即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旅游和“航天+”产业。随着此次商发首发成功,海南的商业航天产业版图徐徐展开。
二是谋篇布局,夯实发展根基。为充分发挥“两场三链”的核心优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我们谋划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项目“四梁八柱”,布局建设星箭产业园,加快建设卫星超级工厂,火箭装配厂房已具备保障合练任务能力,卫星超级工厂明年6月下线第一颗试验星。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卫星研发中心、遥感卫星应用产业服务平台投入使用,重大项目牵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的布局已然成型。
三是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改革创新是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围绕航天产业商业模式形成,聚焦低成本、批量化,创新提出了“出厂即发射、返回即复用、发射即运营、数据即服务”的产业组织模式,加快中大直径运载火箭研制能力落地航天城,加快推动卫星超级工厂建设,将形成年1000颗卫星的批产能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我们争取在“承办国际商业发射服务、低轨卫星出口、遥感数据出口分辨率放宽”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新型工业化与商业航天融合碰撞,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催生出新的应用场景,打造中国商业航天先行示范区。
四是因地制宜,书写发展新篇。我们根据海南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了以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深空探测实验室、中旅集团为链主的产业生态。同时,整合利用航天发射资源,探索更多空间应用场景,谋划亚轨道旅行、空间育种、航天康养等新业态,以市场化的手段推动一批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商业航天以可用、易用、用得起的方式进入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打造航天新经济样板区。
五是科教融合,提升发展能级。商业航天产业作为高科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极高,科教融合是关键。我们与国家航天局合作,设立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正积极推动有30余名院士专家参与论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落地文昌。与中科院空天院合作,成立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统筹引领海南航天科技创新。与国防院校联合共建七星实验室,落地哈工大、西工大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文昌即将成为蓄势待发的科技创新新高地。
六是聚力开放,推动发展共赢。推动商业航天发展,需要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共享发展新机遇,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我们依托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推动海南即将实现外星发射服务、“两头在外”来数加工等两个首单突破,正加快打造卫星虚拟星座,建设航天数据保税区,推动卫星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将航天城建设成国内卫星企业走向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另外,再跟大家通报一个消息,2024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将于明天开幕,来自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的院士专家、产业精英将齐聚一堂,为大家带来关于商业航天、卫星超级工厂、卫星数据应用与产业化、低空经济、资本高峰论坛等多场交流活动。在此,诚挚邀请媒体朋友们参加。
女士们、先生们,接下来,我们将聚焦打造“一城两区一港”,即文昌国际航天城、中国商业航天先行示范区、航天新经济样板区和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港,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稳步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商业航天领域更多“从0到1”的突破,继续追逐属于中国商业航天的星辰大海!
谢谢大家!
廖宝祺:
谢谢刘冲先生的精彩介绍。接下来,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什么,有哪些技术创新?谢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科研一部部长吴佳林: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大家对长征家族新成员——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的关注和关心。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款4米级箭径液体运载火箭,具有大直径、强运力、高效率的技术特点,主要承担我国太阳同步轨道和低轨商业卫星发射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2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在我国两级单芯级火箭中运力最强,运载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国内首次突破了健康诊断管理、牵制释放、冷氦增压、铝锂合金贮箱、全三平无人值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比如,火箭采用了新研的3.8米直径箭体,与传统3.35米直径的运载火箭相比,可实现推进剂装填量提升30%,火箭模块的推力性能提升108%,可适应内陆和沿海公路、铁路和海运多种运输方式,同时可适应“一平两垂”和“三平”两种测发模式,通过采用“水平组装、水平测试、水平转运”的三平发射模式,测发流程简捷、发射区占位时间少,可大幅缩短发射周期,可在国内各大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比如,在国内首度运用冷氦直接增压技术,利用低温下氦气密度大的特点,实现大幅减少增压气瓶数量、提高增压气瓶的储气效率,进一步减轻增压输送系统质量、优化火箭总装布局、缩短运载火箭总装周期。火箭还采用了健康诊断管理和牵制释放技术,可以对火箭进行实时“体检”,对采集到的火箭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的箭上监测和诊断,一旦发现故障,可进行故障隔离,同时实施飞行任务的重新规划,为火箭在线生成新的飞行轨迹,确保卫星准确进入原定轨道。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对于我国未来运载火箭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谢谢。
海南广电国际传播融媒体中心记者:
随着首发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请问海南省对下一步加快商业航天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什么设想和考虑?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丛劲松:
感谢大家对海南商业航天发展的关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发圆满成功,标志着我省商业航天发射能力得到有效验证、取得重要突破,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航天强国宏伟目标,按照“以场带产”的发展总原则,坚持做好发射引领、产业聚合、数据赋能这篇文章,积极推动实施一批标志性任务、标志性工程、标志性举措,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天科技城和航天产业集群。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我们将面向未来发射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后续软硬件建设,优化运营管理流程,强化发射场与火箭、卫星高效协同,加强发射场内外安全监管一体统筹,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形成稳定高效的发射回收能力,努力建成开放型、国际化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打造成为我国大规模快速安全进出空间的商业航天港。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航天科技城,我们将以文昌市作为核心区进行重点培育,布局航天总装发射区、航天创新服务区、航天研发制造区三大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商业航天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文昌国际航天城的核心竞争能力,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航天产业集群,我们将充分发挥发射场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以及自贸港政策优势,围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航天+”,进一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推动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形成链主带动、平台支撑、上下游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壮大覆盖商业发射、星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加快探索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航天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释放产业集群示范带动和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向天图强”,形成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努力打造我国航天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实践地和承载地。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请问此次首发成功后,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今年年内还有哪些发射计划?
刘红建: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11月30日22时25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成功发射CZ-12 Y1运载火箭,这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首秀,也为我们圆满完成“双工位”首发任务起好了步,开好了头,实现了“开门红”。当前,一号发射工位首发箭长征八号已整装待发,参试各方正紧锣密鼓地按照任务流程推进首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欢迎媒体朋友们年底前再次来到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共同见证一号发射工位的首发时刻和“双工位”首发的圆满收官。谢谢大家。
南方日报记者:
我向刘冲局长提问。刚才您谈到卫星链,目前全球对卫星数据的需求在加快增长,请介绍一下文昌国际航天城卫星数据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刘冲:
谢谢你的提问和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关注。作为海南“陆海空”三大科创高地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依托我国唯一的滨海商业航天发射场,通过卫星链布局支撑火箭链产业发展,助力数据链应用场景开发,驱动“航天+”新业态。
当前海南自贸港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合作交流的新高地,我们将紧抓商业航天发展契机,用好国内最高水平数据开放政策、数据跨境自由便利流动的红利,打造“一平台一特区一星座”的“三个一工程”。一是依托国家航天局在海南设立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牵引国内顶流的大模型等智能计算等资源落地文昌,联合打造国际卫星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二是积极探索数据开放新政策,吸引国内民商卫星数据资源介入交易服务平台,实现卫星数据要素落户文昌,打造海南自贸港的卫星数据保税区。三是充分发挥交易服务平台的潜力,实现卫星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以国内和国际市场双循环驱动,构建面向全球的中国商业卫星虚拟星座,组团出海,差异化发展,带动卫星数据产业链生态落地文昌,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支持国家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国家战略。
文昌国际航天城有基础、有资源、有流量、有场景、有需求,在全球新一轮数字经济竞争和我国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中,将主动承担先行探索的重任,勇于迎接时代机遇和挑战,也诚邀各单位共商方案、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在文昌组团出海,差异化发展,共同打造卫星数据国际交易服务全生态环境和产业链。
谢谢。
中国航天报社记者:
请问长十二首飞成功对我国运载火箭未来发展有什么意义?
吴佳林: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是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执行的首次火箭飞行试验任务。此次任务,不仅全面验证了新型运载火箭的各项关键技术,也是对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全面考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新纪元。
积极打造商业航天新增长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安排。航天科技集团始终高度重视商业航天的发展,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立足我国空间进入能力和未来卫星组网发射需求,不断突破运载火箭关键核心技术,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就是依此目的而生。我们在研制、合练、首飞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未来商业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便捷性需求,联合地方优势资源,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着力培育商业航天主力军。
长十二的首飞成功,实现了新火箭、新工位、新团队和新机制的突破,不仅拓宽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也探索了商业航天组织、试验、发射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方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为未来商业航天发射任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成功应用,也为我们持续提升航天运输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后续我们将对标世界一流,加快推进包括可重复使用在内的火箭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多样化便利进出空间能力,为航天强国建设再立新功。
谢谢。
中新社记者:
社会各界都很关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何时能形成高密度发射能力。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红建: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今年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能力形成之年,也是“双工位”发射能力的验证之年。2025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起步即冲刺”,预计将形成月月有发射的高密度发射态势。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海南商发将2025年确定为“发射能力提升年”,着力在“提升”上花大力气、做大文章。
一是管理能力再提升。在今年形成发射能力的基础上,我们将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体系,明确公司发展方向和目标,完善各项制度体系,形成商业特色鲜明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吸引优秀航天人才加盟,打造国际化一流商业航天龙头企业。二是设施设备再提升。汲取抗击超强台风“摩羯”和首发任务验证的经验,开展“壮结构”“微电网”“保通信”“强管理”四大工程,不断提升设施的韧性和智能化水平。三是技术创新再提升。海南商发因改革和创新而生,也必须依靠创新走向未来。目前海南商发已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其中符合高价值发明专利5项。明年我们将在智慧发射场、海上发射与回收及测发控技术上开展创新,做实海南省空天发射技术创新中心平台,让创新成为海南商发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通过以上三个提升,我们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进一步提升发射效率、降低发射成本,不断形成常态化高密度的发射能力,努力向建成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奋进,为海南“向天图强”战略贡献商发力量。
谢谢大家。
廖宝祺:
谢谢刘红建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再次感谢4位发布人的详细介绍和解答,特别是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深夜守候和辛勤付出。同时,也感谢线上熬夜观看发布会直播的网友们。大家辛苦了!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原标题:实录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孙令卫】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