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的排球发展史,你知道多少?
戳图看视频
迅猛的发球、巧妙的拦网
机智的轻吊、顽强的救球
强力的扣杀
这是眼下火遍全网的海南“流量密码”
村“VA”
海南人何时开始爱上排球运动?
排球运动又是如何经过一代代传承
成为海南民间的传统运动项目?
这要从海南“村VA”的举办地
被誉为“排球之乡”的文昌说起
侨乡排球的光影流年
——文昌排球发展史
文昌是我国的著名侨乡,作为外来的运动项目,排球在文昌的兴起与华侨密不可分。排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而文昌的排球运动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当时的华侨从海外引进排球,希望通过排球运动来增强乡民的体魄。
1920年,文昌中学排球队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比赛中荣获冠军,从此,文昌的排球活动开始蓬勃发展。到了三十年代后期,由于日军侵琼,排球活动被迫停止。直到1958年,全国少年排球锦标赛在河北秦皇岛举行,文昌少年排球队一举夺魁,文昌又迎来排球运动的兴盛时期。
一个小县城的中学排球队夺得全国冠军,超出许多人的预料。当时,媒体用“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赤脚兵踩平上海滩”等标题报道这场比赛,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爆炸性新闻,也轰动了整个海南。
球队凯旋之日,文昌县委召开万人大会,对球队进行表彰,给每个队员奖励了一块纯金奖章,会后还让队员们乘车在县城里游了一圈,接受群众的欢呼。文昌中学排球队一战成名,开始了它的传奇故事。
1964年,文昌中学排球队再接再厉,在沈阳举行的全国少年九人排球赛中再次摘得桂冠。当时广东只有这支队伍是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冠军的。广东省政府为表彰文昌,拨款5万元在文昌中学校园里修建体育馆,即现在的文昌中学排球馆。这是文昌第一座体育馆,文昌人说“一个冠军换来一座体育馆”。
这座体育馆在1964年下半年设计施工,翌年落成,为排球运动员提供一个固定的训练场所,60年来这座体育馆见证了排球队的发展壮大,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昌排球人。
1981年,在广东省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背景下,文昌中学正式组建校排球队,接收排球特招生。此后,文中排球特招生和依托文中培养的文昌体校排球生共同构成文昌中学排球队。新队伍的组建,大大提升了文昌中学的排球技术。
1989年,在符史联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指导下,文昌中学排球队参加全国中学生“振兴中华杯”排球赛荣获冠军,此后又两次夺冠,获得流动杯的永久保留权。除了在全国性比赛中屡屡折桂外,文昌中学排球队还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排球运动员。被称为“三剑客”的符大嵩、符树深、陈有富是扣球高手,符史联、吴乾海从优秀运动员成长为优秀教练,林榆廷曾经担任解放军“八一”排球队主教练,符茂谦、郭泽忠、陈导、吴多发、林师江等排球队员,相继成为文昌乃至海南排球界的中坚力量。
在文昌
一家几代人都喜欢打排球的不在少数
从事排球教练近35年的符茂谦
对排球深厚的感情就来自父亲的影响
他的父亲符大嵩
是文昌第一代排球主攻手
虽然个子不高,但爆发力极强
符茂谦与儿子在文中看排球
文昌业余体校原排球教练 符茂谦↓
我爸大概四几年、五几年打排球,那时候的球是拿牛皮来缝住,翻过来就放进去一个用橡胶做的球心,塞进去后鼓起来,像系鞋带一样绑住。我爸跳起来高高地用两只手打,那些人都不知道他要往哪里打,拦不住的。我爸名声很大的,七十多岁的人才认识他,知道我爸的名字。
▲符茂谦的父亲符大嵩
符大嵩的精湛球技早已名扬四海,而少年时期的符茂谦只是把排球当作一项娱乐活动,并没有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然而有一次在球场里被球砸脑袋后,符茂谦受到了强烈的打击,父亲的光环也让他脸面上过不去,他下定决心要苦练球技,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可抵道阻且长。尽管符茂谦一米七二的身高,打排球不占什么优势,但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弥补了先天的不足。他得到父亲的认可。在父亲的支持下,符茂谦顺利进入文昌业余体校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很快就开启了自己的排球职业生涯。
文昌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每一棵椰子树
都见证过排球英雄的诞生
与其说文昌人热爱这项运动
不如说是排球
已经成为文昌人生活的一部分
文昌民间排球的氛围如此浓郁
与中国女排颇有渊源
1984年,中国女排夺得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冠军,成就“五连冠”中的第三冠。夺冠回国后,女排主教练袁伟民率队来海南放松休整,郎平、张蓉芳、孙晋芳、姜英、梁艳、杨晓君、郑美珠等名将都来了,受到海南有关方面的盛情款待。为了表达谢意,中国女排分别和文昌县联队、通什自治州联队进行比赛。中国女排和文昌县联队的比赛,吸引岛内众多球迷前来观战。
▲1984年文昌联队与中国女排合影
文昌业余体校原校长 吴多发↓
当时1984年我是运动员,代表文昌县县队对国家女排在海口打。因为我们有我们的特点,她们有她们的特点,打满五局,最后一局就是几分之差就结束。当时跟现在的规则不一样,现在是每球得分。80年代的时候还是换发球,发球方再得分就可以得一分,我发球你进攻,一攻把我打下去了,那就换发球得不了分,当时我们跟女排五局打了两个多小时。
这场友谊之赛打得十分激烈,双方互有攻防。文昌男排虽败犹荣,能和奥运冠军过招成为队员们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而这段经历也对吴多发后来的排球活动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在“女排精神”闪耀全国的八十年代,文昌男排与中国女排过招的特殊体验,也让海南群众与中国女排有了“亲密的接触”,为这一历史留下特别的印迹。排球运动在文昌蓬勃发展,经久不衰,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华侨的慷慨资助。
文昌华侨一直重视家乡的教育发展,捐资助学、修建校舍,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侨乡体育进入大发展阶段,华侨华人捐建体育设施、设立体育基金、赞助体育竞赛,为文昌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如今
排球运动已在文昌盛行百年
它融入文昌的每一个村庄
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
“村村有球场”“九人制”“光脚打球”
也成了文昌的乡土特色
排球
文昌人共同的情结
它承载着奋斗的荣光
燃烧着生活的激情
也绽放着新时代最美的风尚
文昌
当之无愧的排球之乡
(原标题:文昌的排球发展史,你知道多少?)
【责任编辑:吴钟旺】
【内容审核:肖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