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收好这份健康提示

海南疾控 2024-02-28 19:39:22

目前海南省仍呈现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多病原共同流行的态势,自2024年第2周开始新冠病毒活动低位波动上升,流感病毒活动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流行季节水平。海南省诺如病毒胃肠炎、手足口病也将进入春季好发期。本周中小学和幼儿园迎来开学入园,集体单位人员聚集,增加了传染病传播风险,海南省疾控中心提醒同学们、家长朋友及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春季开学季传染病防控。

学生应该做什么?

一、“识”:认识春季学校常见传染病

1.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引起人感染的流感病毒主要有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当前我省乙型流感占比已超过70%,成为主要流行株。流感病毒一般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喉咙痛、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

2.新冠

新冠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也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可能造成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

3.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胃肠炎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学校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呕吐物有感染性。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二、“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注意食品安全(不吃生食、不喝生水);积极接种疫苗,预防疫苗针对性传染病。

三、“报”:出现身体不舒服,立即告诉老师和家长。

四、“治”:患病后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五、“保”: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平衡膳食,循序渐进开展体育锻炼;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家长应该做什么?

1.“防”

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是手部卫生;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2.“查”

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3.“报”

因病缺勤及患病原因报告班主任;

4.“治”

让患儿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学校应该做什么?

1.“检”

落实晨午检,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及时登记并联系家长,督促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2.“追”

追查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

3.“报”

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4.“拒”

患病学生在传染期不得带病上课;

5.“查”

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

6.“洁”

学校和托幼机构室内外环境及物品以定期清洁为主,教室、宿舍、食堂等学生聚集场所每天定时通风与换气。若校内有胃肠炎患者,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7.“宣”

开展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一封信等多种方式,普及传染病防控要点,提高学生及家长防护意识。

(原标题:开学季,收好这份健康提示)

【责任编辑:李彦昆】

【内容审核:孙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