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加快形成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 摄影报道)1月23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省人大会堂开幕。海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立体构建、“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加快形成。
现代化产业体系立体构建方面,报告指出:主导产业蓬勃起势,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牛津(海南)区块链研究院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游戏出海”[中国大陆地区游戏公司研发的移动游戏在海外游戏市场(注:包含港澳台地区)发行]启动试点,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竣工;金融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落地QFLP基金106只,累计引入资金15.2亿美元;洋浦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中国洋浦港”入籍国际船舶达到43艘,国际航行船舶登记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成功举办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三亚国际游艇展等重大展会,全年举办千人以上会议超过150场、增长3.3倍;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壮大,百万吨乙烯项目打通全流程,带动下游高端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深海一号”气田满负荷生产,陵水25-1气田加快建设,澄迈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助力产业集群发展;“海口药谷” 40个药品出口34个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加速成果转化,6家企业试行“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首条芯片模组生产线投产;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特种车项目落地建设;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氢能制储用产业链加快谋篇布局;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6%和8.3%,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排名全国第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提速升级;出台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三亚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加快建设,深远海养殖水体达到749万立方米,海洋渔业养捕比优化为4:6;推进17条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至2072亿元、增长9%。打造“海南鲜品”品牌矩阵,发布区域公用品牌42个,创建“海南鲜品”品牌示范基地10个;突破休闲渔船审建管政策瓶颈,促进休闲渔业实现总产值40亿元、增长90%。
三大未来产业培育兴起。“南繁硅谷”日益完善。26.8万亩南繁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首个生物育种专区投入使用,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相继落户,南繁种业产值突破百亿;深海产业亮点凸显;国内首台中大型多功能水下无人航行器入驻崖州湾科技城;深海装备加工与装配中心开启市场化服务;依托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深海科技与生物医药加快融合发展;航天产业培育兴起;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加快建设,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招商启动加速跑,文昌国际航天城连续四年荣获“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园区平台作用进一步彰显,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出台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园区管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等多方面强化政策支撑;印发支持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措施,“一园一策”覆盖9个自贸港重点园区;投融资能力逐步增强;推动重点园区全面成立建设运营管理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900亿元,三个园区运营管理企业信用评级达到A级以上,首支航天产业基金在文昌航天城落地;导向引领作用彰显;优化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实施园区动态调整,定安塔岭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区;举办全省园区投资合作大会,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入驻企业总数突破10万家、增长近30%,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增长10%以上。
海南“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加快形成方面,报告指出:“三级一带一区”(海口经济圈、三亚经济圈、儋洋经济圈、滨海城市带、中部生态保育区)着力构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启动。海口经济圈内交通网络加快联通,医药产业、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展链式培育;三亚经济圈持续推动旅游一体化,南繁“一体两翼”协同发展,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不断深化;儋州洋浦一体化由体制机制融合向产业协同、区域融合纵深发展,环新英湾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环岛旅游公路串起12个沿海市县联动开发,莺歌踏浪等环岛旅游示范驿站建成开业,琼海打造形成精品美丽乡村群;中部山区保育发展取得新进展,琼中县、三亚市崖州区和五指山市水满乡3个市县(区/乡)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类示范称号。
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进。落实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全年省外户籍人员新落户14.9万人;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97.8%;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开启探索;五指山深入推进生态型城镇化试点,东方加快推动“村改居”及垦地融合,澄迈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主题获批全国创新型县(市)。
乡村建设行动有力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启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省试点,全省18个市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挂牌运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妥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序建设;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达到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4%;累计建成1700多个美丽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持续做好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全力促进困难群众稳岗就业,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实施“雨露计划”,全省脱贫人口务工32.9万人,超额完成国定目标,带动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2.4%。
【责任编辑:李彦昆】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