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手印也伪造,该对权力滥用者亮利剑了
公路货运领域乱罚款、滥收费、粗暴执法等乱象是积弊已久,背后有部分执法者涉嫌腐败的原因,更有地方以罚款创收的权力任性,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但最近,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关于河北涉县的案例依然令人瞠目结舌:2023年以来,在涉县交通运输局的2099份路政行政处罚案卷中,有1964份案卷的当事人签字和手印系工作人员伪造,造假比例高达93.6%。
此事曝光最初起源于一位货车司机现场缴纳罚款后,却没有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更没有任何签字或者按手印的程序,随之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进行了投诉,最终揭开了这个隐蔽的盖子。
涉县东收费站(资料图)
如此大面积肆意窜改行政处罚决定案卷的行为,已非一句知法犯法所能概括的,这简直无法无天,视法律为儿戏。如此有恃无恐的权力滥用不仅破坏了行政执法的公共信用,更是对政府形象与法律尊严的极大损害。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不严惩不足以树法威,不严惩不足以立公信。
目前,涉县纪委监委已对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等5人进行了追责问责;涉县司法局暂扣4名执法人员的执法证。同时,县政府组织对2021年以来的执法案卷逐一审查;涉县交通运输局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并购置执法记录仪和联网执法终端。
但这仍然不够。这起事件,暴露出的不仅仅是涉事人员个人的问题,更折射了当地交通领域全链条的隐患:如此大规模伪造行政处罚案卷,从撰写、伪造、审查、存档,何以做到一路绿灯、无人察觉?相关机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形同虚设?相关人员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勾结?……这一个个的问号都需要通过系统性调查,给出清晰明确的答案。是时候,亮利剑了!
问责是事后惩治,监督发挥作用才能提前预防,特别需要完善和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从上级机关到社会民众再到新闻媒体,让上下左右各方力量对执法者形成有效监督,让行政执法监督的眼睛更敏锐、牙齿更锋利。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良法善治”的落点在“善治”。让良法从“纸面上的法”转化为“行动中的法”,就是要从严肃处理这些个案做起,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的处罚,真正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逐渐形成廉洁执法、严明执法的良好态势。
(原标题:签字手印也伪造,该对权力滥用者亮利剑了)
【责任编辑:吴钟旺】
【内容审核:孙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