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启动建设以来,长臂猿种群数量已恢复至6群37只

海拔新闻 2023-07-06 23:50:40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清晨5时左右,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的监测队员,又骑车钻进了山里。

在这片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里,万物繁衍生息,蓬勃生长,齐奏生态乐章。脚下的这片土地,是被列入极度濒危灵长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长臂猿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栖息地。

作为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恢复至6群37只

爬山1个小时赶到半山腰的监听点,远处传来海南长臂猿悠长的啼声,监测队员们立刻循声迅速翻山越岭,去追踪监测记录海南长臂猿的行踪轨迹,长臂猿的位置、路线、食物、音像等等,都是这些扎根深山、关注长臂猿的监测队员们热衷的工作内容,这些数据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研究长臂猿。

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监测队员们开展研究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在霸王岭的热带雨林里,在监测队员的引导下,仔细辨认就可以发现一些树上长出了“眼睛”和“耳朵”,它们是科研人员布置的智能相机和声纹监测设备。基本不落地,只在一棵棵大树上“荡秋千”的海南长臂猿,或许有时可以逃过监测队员的眼睛,却逃不过这些长在大树上的“眼睛”和“耳朵”。

“在这些设备中融入运动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更好地研究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状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先进设备和算法,为掌握海南长臂猿个体、种群、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发展趋势、栖息地动态变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海南长臂猿曾广泛分布于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中,由于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和破碎化,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1980年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成立的时候,仅存有7-8只。经过保护工作,海南长臂猿的数量不断增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成立以来,海南长臂猿的保护工作更是捷报频传——

“目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已恢复至6群37只。”6月21日,2023年“雨林与您”体验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这条新闻。

自2018年启动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我省通过加速生态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修复、猿食植物补植等措施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海南长臂猿种群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监测报告显示,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2019年为4群30只,2023年增加到6群37只。

海南长臂猿保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例

这几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不断发布喜讯:从2020年8月海南长臂猿E群新添一只婴猿;到2021年初“猿海”“猿南”相继出生;到2022年4月宣布D群又添新丁,种群数量恢复至5群36只;再到今年6月21日宣布再添一只新成员,种群数量恢复至6群37只。这意味着,自海南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海南长臂猿已连续多年实现数量增长。

IUCN SSC(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2019—2020年红色名录显示,全球20种长臂猿中,19种的种群都在持续减少,仅海南长臂猿保持稳定且小幅增长,一些专家和学者建议向国际社会进行推广,以分享这一成功的自然保护模式和理念。

“海南对长臂猿保护所取得的成绩是卓越的,可以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例。”康奈尔大学教授、康奈尔植物园园长克里斯托弗·邓恩说。

海南还在不断加强对于长臂猿的保护。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党委委员、宣教科普科科长齐旭明介绍,霸王岭分局组建了一支海南长臂猿的专职监测队伍,共有18名专职队员通过专业培训后上岗,负责调查掌握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和结构动态,与高校专业监测人员一起,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长臂猿研究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

“下一步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栖息地的修复,海南长臂猿的种群还在扩大,但我们不能等,一定要为长臂猿的栖息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齐旭明说。

据介绍,我省将重点推进霸王岭-鹦哥岭、鹦哥岭-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等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强化生境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改善海南长臂猿等物种扩散和迁移条件,逐步扩大海南长臂猿栖息地。

如今,海南长臂猿保护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内国际的普遍认可。

2022年12月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期间,我省举办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边会正式发布《全球长臂猿联盟保护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呼吁相关方以实际行动,共同保护长臂猿物种。这是第一个由中国机构主导、联合国际权威组织发起并面向全球发布的物种保护宣言。

“海南长臂猿的保护模式让人们看到了拯救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的希望。”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小猿类专家组副主席苏珊·切妮说。

【责任编辑:肖 好】

【内容审核:林思冰】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