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的陕西 |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媒体力量”
戳图看视频
5月17日,来自非洲、亚太、加勒比、中亚地区40多个国家的50余名外媒记者走进西安国际港务区,了解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新实践。
“这样的体验真是太神奇了!”“原来驾驶是这样的,太有趣了!”……在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模拟驾驶室,记者们化身“驾驶员”进行沉浸式体验,并对中国轨道交通的领先技术由衷赞叹。
近年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俄罗斯、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共享中国铁路先进技术的一座“暖心驿站”。
“我喜欢大熊猫和中国美食!中泰两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旅融合等方面有深度合作,是志同道合的亲密朋友。”泰国记者娜塔查·吉莫与记者分享刚刚“试驾”的感受,“今天有机会了解到中国铁路技术的发展,让人印象深刻。”
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这座“友谊之桥”参观,让哈萨克斯坦记者萨伊达·扎齐诺娃欣喜不已。5月13日,哈萨克斯坦萨特巴耶夫大学校长来这里访问交流,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通过搭建平台,双方实现了在课程联通、师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和共同发展。”萨伊达·扎齐诺娃告诉记者,此行是一次非常奇妙的“旅行”,有机会接触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到非常震撼。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述古丝绸之路与中国的悠久历史。“一带一路”倡议自此发轫。
“瞧,这是我用面粉做的玫瑰花!”“我学会了扯面,还能做biangbiang面!”……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健康生活体验馆,记者们深度体验陕西美食制作技艺,他们使用的面粉就来自哈萨克斯坦。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粮油等商品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来到中国百姓的餐桌上。
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从零星试点,到遍地开花,10年来,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聚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龙门吊忙碌地吊装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堆场内,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来回穿梭……
“这是一条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哈萨克斯坦记者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中欧班列极大地促进了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是人们心中驶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当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集散。通过“物流+贸易+产业”的发展模式,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广。
号角激越,催人奋进!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我们将主动作为,发出更多声音,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媒体力量。”
(原标题:外媒眼中的陕西 |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媒体力量”)
【责任编辑:冯杨洪】
【内容审核:符 坚】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