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破解中建好思政课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所含“教”与“学”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把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因此,建好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需要全面厘清教学症结、积极回应学生需求、科学把握评价实质,在问题破解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深刻认识“讲好思政课不容易”的科学判断
思政课教学涉及学科广、方面多,这种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思政课阐释的是党的创新理论,讲述的是国内外急剧变化的形势,教学内容要切实推进“三进”,需要常讲常新。同时,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基于这样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
讲好思政课要求“高”。一是“高”在教学研究功夫要专。思政课教学需要厘清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教学实施过程要突出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在问题研究、宣传和阐释中尤忌囫囵吞枣。二是“高”在“三进”工作自觉要足。思政课教学需要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重大方针政策及时融入教材和课堂,进入学生头脑;在授课过程中要主动关注、研究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自觉践行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三是“高”在改革创新能力要强。课程改革创新需要对形势及时准确把握、对问题背景深度挖掘、对思政课三大规律研究强化、对学生实际切实关注,在加强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等方面要有硬招实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改革创新。四是“高”在高水平综合性成果要多。目前思政课教学有点的突破,比如以情动人、讲述故事等,都有优秀代表,但情背后的“理”、事后面的“道”讲述仍旧存疑。整体而言,当前思政课把“情感”“故事”“道理”结合起来的整体性、综合性、标志性的教研创新成果还不够。五是“高”在问题阐释的理论功底要深。面对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对问题的敏感度、解释力要深,要改变表皮化、浮躁化的倾向。六是“高”在平台资源的有效供给要够。平台汇聚资源,无论有多么丰富的资源,随时、及时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资源才是有效资源。因此,要深度挖掘高质量资源,改变热闹太多、有效供给太少的情况。七是“高”在教师教学的社会阅历要广。回应时代问题需要有社会阅历的支撑,没有阅历难以阐释现实社会中涌现的众多新问题,开展教师社会实践活动是路径选择,但不是唯一路径,甚至不是最有效的路径,需要不断探索建构新的方式和媒介。
自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有了很大的改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这是对思政课教师的高度肯定和信任。但也有一部分教师面对“高”要求时,教学上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敢去碰问题而只敢照本宣科,以致思政课少了“思想性”;只能讲知识、讲经历,但不能进行价值导向,以致少了“政治性”;强调方式方法的改革,而少了理论的阐释,以致少了“理论性”;注重了理论传授而忽略了实践环节,以致少了“真体验”。这是需要破解的“讲好思政课不容易”的教学症结。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任务的学习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年群体的价值引导工作。2014年考察北京大学时,他就勉励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把着力点放在了“管”和“教”方面,对“学”的关注相对来说还不够。破解“学”的前提和关键是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落实学习要求的各种纠结。
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和“纠结”在哪里?一是期待兼顾学业的“需求”和“纠结”投入精力时间的问题。大学生学习科目多、专业任务重,在兼顾所有课程出现矛盾时,往往重心偏向专业课程,因而投入思政课的精力相对较少,其“需求”就是投入精力限于上课时间,由此必然导致教学内容多与学习时间少之间的矛盾。二是期待夯实知识基础的“需求”和“纠结”强化理论素养的问题。大学生大多数在理工医(农)专业,培养方案偏重于专业学习,以致对思政课的学习准备不够。即使是文科生,学习基础也是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补充基础知识的“需求”,但大学阶段更有强化理论素养的要求,由此出现大学教学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矛盾。三是期待课程生动的“需求”与“纠结”思考问题深度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是充满期待的,特别希望彰显课堂有更多的故事和“八卦”构成的生动性,其“需求”就是少动脑、不思考,部分学生仅满足于学分的获得,由此出现学习表面化与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之间的矛盾。四是期待表现自我的“需求”与“纠结”学业质量规定的问题。学生对学业质量是有要求的,期待有好的学业评价,自我表现的意识较强,但思政课对学生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一致性的学习质量要求,因而,学生学习中存在内在的较为激烈的冲突,由此出现在大是大非面前多了情绪而少了理性的矛盾。
人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更多的时间在学校。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在学习中,他还特别强调,思政课老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带来的学习问题就是:一部分学生不习惯理论思考,因此而少了思维自觉;期待感性体验,多了故事八卦和娱乐至上,而少了批判主动;把思政课当成休闲娱乐课,而少了如专业课学习一样的专注;因知识体系散,以致能力提升慢、三观养成难,而内心可能还会产生一些厌恶情绪。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肯定和积极向上的需求,因此,思政课要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既要了解学生需求,更要解决学生问题,让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中投入时间、夯实基础、勤于思考、追求质量成为自觉行为,破解涵育学生“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的自觉养成的问题。
着力“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关键点
面对思政课“教”的“判断”与“要求”、“学”的“需求”与“纠结”,以及由此带来的矛盾,一部分教师手足无措,可能带来思政课纯度不够、克数不足的情况,难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金课”。怎么办?应着力课堂教学,抓关键点。
从学生问题入手。首先是“回到学生中间”,通过学情平台研究学生实际、通过专业分析了解学生知识背景、通过“开学第一课”构建师生信任机制、通过课堂互动实现师生心灵交互等,了解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变化,在不变中把握学生的变化,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其次是“看到学生正面”,通过思政课堂,回应学生问题的主体是教师,这是用时最多、用力最强、影响最深的场域。再次是“深入学生背后”,通过同学、辅导员、专业课老师、家庭、社会等影响因素,用好学生背后的各种力量,开展“大思政课”,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从教师关键着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是教师,是根本。课是教师讲的,与学生交流的是教师。教师的问题,谁来解决?教师本人是内因,教师所在的各类平台是外因。教师用心教的痛点是能力焦虑,而解决教师能力的核心在建设“两队”,即梯队和团队。梯队应由领军人才、骨干教师、青年才俊构成。建设路径是团队,通过团队练梯队解决教师理论功力不够的核心问题,旨在加强教师的理论宣传力、阐释力来回应问题,思路是通过教学提问→科研答题→学科定向的推进,实现在教学中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标。最后,评判教师“用心教”的标准就是教师在思政课上是否讲了道理,是否注重方式方法,是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了。
从考试环节应手。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思政课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考核方案,但也存在问题,比如,考试目标不清,较少聚焦到“立德树人”的目标上;考试重点不全,基本上放在了教材,而忘了能力检验和价值形成;考试主题离散,在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上还不够。因此,考试要点应包括常识、能力、价值、践行等内容,由此构成了四个科学的考试环节:第一环节是以基本原理为核心的常识考核,以考试试卷来进行,单个的任课教师就可以完成;第二环节是以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通过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单个的任课教师或者课程组成员共同完成;第三环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三观养成考核,通过主题活动、社会实践进行,原则上应以教研室为单位完成;第四环节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践行情况考核,通过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的表现来评定,需要用“大思政”理念推动,集合相关力量来完成。
【本文系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郑州大学)项目成果】
(作者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原标题:【理响中国| 金牌思政课】在问题破解中建好思政课堂)
【责任编辑:蒋 杰】
【内容审核:张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