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黄河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光明网 2023-03-30 10:17: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研究阐发黄河文化的内涵精髓,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铸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增强文化自信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必然要求。

1.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九曲黄河奔腾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推动黄河文化研究阐发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黄河文化研究阐发,自觉扛起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时代使命,能够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

加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是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凝聚奋进力量的有力抓手。黄河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的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性、代表性、主体性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民族复兴、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加强黄河文化内涵与精髓研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儿女“同根同源”“大一统”的民族意识,铸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凝聚起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加强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是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迫切要求沿黄地区找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落脚点。做好黄河文化内涵与精髓研究,全面挖掘梳理黄河文化资源,促进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沿黄地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黄河文化的内涵精髓

黄河文化是沿黄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物”的层面,包括承载黄河文化的历史文物、考古遗址、古建筑群等;在“精神”层面,包括黄河历史凝练的民族精神、价值理念、生活习俗、手工技艺、戏曲文艺等。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品格和科学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深沉的行为准则。

家国天下。中华民族向来以龙的传人、华夏儿女为傲,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素有“天下为公”“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博大情怀。黄河文化孕育的“同根同源”“大一统”的民族意识,始终是中华民族寻根溯源的心理因循,是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维护统一的精神支撑,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强不息。《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黄河有“德水”之誉,但在历史上“善淤、善决、善徙”。面对频发的黄河水灾,沿黄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清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孕育了黄河文化中勇敢坚忍、不屈不挠的品格内涵。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也都产生于黄河流域,皆体现了中华先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历史上,中华民族数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是每每在危急关头会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自强不息、发愤图强,自觉寻求救国保民的道路。也正是在这种精神引领下,中华民族得以在经历近代以来的磨难后快速走向伟大复兴。

崇德尚义。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诞生于黄河流域,对黄河文化的发展发生重要影响作用,主导了黄河文化的走向。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仁和礼为核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道德理念深入人心,尚仁重德、知礼好学、宽厚大度、豁达坦诚的情操品格格外鲜明。孔子“君子义以为上”“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曾子杀彘”“鸡黍之约”“管鲍之交”等动人事迹,塑造形成中华民族的诚信品格。

乐天知命。农耕经济是黄河文化的本质特征。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平原广袤,季节鲜明,灌溉便利,特别适宜农业耕作、畜牧养殖。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逐渐养成了勤劳朴实、务实安定、豁达安乐的品性,并衍生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时地利人和”等生态理念,“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惟勤”“天道酬勤”等勤俭节约观念,“满招损,谦受益”等戒骄戒满思想。历代统治者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神农氏“教民农作”,“舜耕历山”,强调“民为邦本”“以人为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认为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兼收并蓄。黄河流域自古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融汇交流的地方,不同族群和生产方式的反复交流碰撞融合,使黄河文化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特质。春秋战国时代,黄河文化与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游牧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交流交融。唐代,黄河文化在对印度、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多种文化进行兼容并蓄中获得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黄河文化在其发展中,自始至终以博大的胸襟包容万有,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3.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主要路径

加强黄河文化研究阐发。加大黄河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实施黄河文化研究工程,推动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机构及相关学术社团整合研究资源,建设一批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黄河文化研究创新基地与学术交流平台,构建黄河文化研究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开展黄河文化、黄河精神、文物考古、文献古籍等专项研究,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黄河文化研究成果。

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首先,深入挖掘沿黄地区文化遗产资源,摸排梳理各类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保护情况,建立黄河文化资源分级、分类保护名录,绘制黄河文化资源地图。健全实物保存、技艺保存、数字保存三大遗产保存体系,建设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其次,推动黄河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建设黄河干支流线性文化遗产廊道,分类实施沿黄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最后,加强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黄河非遗濒危项目及年老体弱传承人抢救工程,推进黄河传统工艺振兴,建立黄河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重点推进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对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保存完整的特定区域,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

打造黄河风情旅游带和文化体验廊道。深入挖掘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文旅+科技、文旅+农业、文旅+工业、文旅+体育、文旅+康养等融合战略,打造各具特色、色彩纷呈的黄河文化风情旅游带和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坚持市场导向、集聚发展,构建涵盖美景黄河、好客黄河、好看黄河、好玩黄河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质量。大力实施黄河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工程,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系列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建立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内容优势的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黄河文化创意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强化科技赋能,建设数字黄河、智慧黄河。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和科技元素,融入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科技+”“互联网+”为重要手段,以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现代化为方向,加快黄河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程。大力实施黄河文化IP开发工程,推动沿黄省区共同建设数字黄河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数字文创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文旅服务。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推动黄河主题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实施黄河文艺重点选题创作扶持计划,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提质增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黄河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民间文化艺术,支持沿黄地区积极争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黄河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依托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中日韩儒学对话会等,开展大河文明专题国际研讨交流,打造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互学互鉴的高端平台。加强黄河文化产品生产推广国际合作,借力对外文化贸易,推动黄河题材的图书、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海外传播,凝聚各方力量,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原标题:弘扬黄河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责任编辑:肖 好】

【内容审核:张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