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台胞的年夜饭:思亲情浓处 味蕾慰“乡愁”
中新社西宁1月22日电 除夕下午,最后一道“菜脯蛋”出锅,陈志明家的年夜饭餐桌完整了,这道菜制作简单,却令他忆起旧时滋味。
台商陈志明现居青海省西宁市,父亲陈参根祖籍在台湾台中市雾峰乡,1948年来到大陆。“父亲始终惦记着故土亲眷。”陈志明回忆说,菜脯蛋、萝卜糕、拔丝香蕉,都是父亲最爱的寻常滋味。现在,这些小菜都成为陈志明家的“保留节目”。
视频博主王敦励与陈志明有类似的体会,不同的是,他在台湾长大,父母分别来自山东、上海。在王敦励的童年记忆中,每次家中年夜饭都是“南北荟萃”:白菜大葱馅的饺子,一旁摆放着精致小巧的茶点……
包容的饮食习惯影响了王敦励的性格:在大陆生活近十年,他在南方沿海城市工作,闲暇时间去游历西北风光,喜欢上“讲究又大气”的西北美食:“西北菜的原料和工序很严格,但摆盘实在、满足,一如当地人的性情。”
当晚,王敦励和同事一起吃年夜饭,西北味儿的烤全羊、涮火锅、酿皮上桌,他突然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围桌包饺子的情形,“爸妈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来不及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如今,他已决定留在大陆,因为这是“离父母最近的地方”。
晚饭时分,台商简家承的料理店内,包厢已坐满。在青海省西宁市从事餐饮生意逾八年,他第一次尝试推出台湾风味的年夜饭套餐,不料竟“非常火爆”,五间餐厅所有包厢早早被预订一空。
简家承介绍,台湾年菜首先必备一整只鸡,取闽南话“家”的同音;甘甜芥菜、猪皮面线都是“长年菜”,意为苦尽甘来、全家长寿;还有佛跳墙、发糕、日式寿喜烧等等。“这桌菜是中外合璧的,菜名都寓意吉祥,想在新年伊始讨好彩头。”他说。
这桌原汁原味的台湾年菜,被简家承带到西北高原内陆小城,吸引食客。在自家的年夜饭桌上,揪面片、搅团等各种青海特色面食“花式”上桌,他则下厨做一道“生菜虾松”:用生菜叶卷起炒过的虾仁、油条、洋葱、鸡蛋等,鲜甜爽口。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远赴异国他乡打拼的台胞,为迎合当地饮食习惯,在华人街研制出这道方便、可口的‘生菜虾松’。”在简家承眼中,这道菜代表了台湾人的开拓精神,更能传达亲友间的情谊。
简家承的祖籍在山东,出生在台湾宜兰县的海边,儿时过年与亲戚朋友逛庙会祈福,至今记忆犹新。而如今,生活方式随时代变迁,城市中除夕的“仪式感”被简化为年夜饭餐桌上晚辈敬酒时的几句祝福语和老人们备好的“红包”。
“尽管如此,两岸都延续着尊长重孝的中华传统文化。”简家承说,父辈的乡愁是“小小的邮票、浅浅的海峡”,而对于如今乐居大陆的台胞来说,两岸在紧密交往中早已不分彼此,“从情感联结上说,更是从未分开过。”
(原标题:高原台胞的年夜饭:思亲情浓处 味蕾慰“乡愁”)
【责任编辑:王井爱】
【内容审核:黎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