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在“家门口”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一线调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教育部也积极鼓励以组织模式创新牵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加快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复合型的各类卓越工程师人才。
从大学生到工程师,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如何创新培养?作为国内最早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科高校之一,近年来,合肥学院围绕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办学理念,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编 者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物:大一新生陈韬
地点:合肥学院
一手拿纸板,一手握剪刀,沿着线条仔细裁剪;比照模型指南,计算比例、拼凑组装……不一会儿,一辆汽车模型的前轮雏形初显。
正在专心组装模型的,是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陈韬(见图①,受访者供图),“打小我就对汽车感兴趣,希望成为一名汽车工程师”。
“结合我的兴趣,老师和家人推荐了合肥学院。”填报高考志愿时,陈韬决定报考合肥学院。他了解到,这所学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我喜欢的专业,还是校企联合培养,许多学生毕业后能到车企工作。”陈韬说。
在安徽本地,合肥学院有着“合肥工程师摇篮”之称。这所“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还有另一个“身份”——1985年,合肥学院成为国内中德共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之一。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合肥学院入选第一批高校名单。随着国家出台政策引导一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型学校建设,合肥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方向更加明晰。
“近5年,学院毕业生在皖就业率达70%,在省重点产业就业率提高近6个百分点。”合肥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应杰介绍,不少本科生毕业后即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错配等问题,困扰着产教融合深度推进。高校如何应对?合肥学院院长吴春梅介绍,为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融合,学校探索了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对标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以及合肥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16条重点产业链,近年来,我们优化升级了18个本科专业,新设智慧交通等10个专业。”吴春梅说。
陈韬所在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正是新设的10个专业之一。2019年9月,合肥学院成为安徽省第一批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院校。今年该专业共有72名学生,配备的8名专业教师都有在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的经历,“目标是培养储备智能装备、产线设计开发集成与智能运维管理方面的人才。”合肥学院教务处处长王晓峰说。
走进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室,一个“庞然大物”映入眼帘——多功能智能装备集成平台。合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副主任金飞翔正和工人们一道安装调试,“有了这个新安装的平台,学生可以更熟悉系统集成相关操作。”
陈韬原以为,一来就要学实践操作,没想到接触更多的是理论课。“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可多部门跨专业协作,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卓越产业工程师。”王晓峰解释,为此,学生必须培养学术思维,稳扎稳打上好理论课程。
陈韬说,希望毕业后成为一名智能汽车领域的工程师,入校后,感到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课堂搬进企业里
人物:大三学生汪润泓
地点: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工厂
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汪润泓(见图②,朱俊骐摄)背起书包,往校门口的公交站点赶。没一会儿,大陆马牌轮胎合肥工厂的班车驶来。
汪润泓是合肥学院大三学生,这学期和其他15名同学一起,每周二至周五到工厂进行实训。汪润泓在硫化终检部门实习,导师是企业工程师,其他同学则安排在密炼、热处理、成型等不同部门。
“电气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会带着我们熟悉操作流程,还会提供先进设备的资料让我们学习。”汪润泓记得,进厂不久,导师让他在车间设备上接线。虽然在课堂上学过,可实际操作起来,他连接线口都找了半天。“理论与实践得打通融合。”工厂硫化终检工段电气工程师洪飞说。
在合肥学院的培养计划里,类似的产教融合还有很多。先进制造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与17家企业签订协议,学生要走进企业开展专业实践;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要求,学生大三上学期要入企开展为期10周的认知学习,大四下学期重返企业轮岗锻炼;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学分占比超过30%……
“我们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面向各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合肥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檀明介绍,学生从大三进入实训环节,工程师出题,学生接招,分成项目小组参与企业开发场景。“接到题目后,我和4名同学组成团队,用1个半月开发出智能排班医疗系统,最终获得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命题组团体二等奖。”合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8届毕业生张赵飞记忆犹新,“通过实训,我们更加清楚所学知识能用在哪里,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也倒逼我们弥补知识漏洞。”毕业后,张赵飞顺利入职科大讯飞。
“把课堂搬进企业里,让企业参与教学,老师和工程师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在真正的企业环境下锻炼,作为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工程应用能力会显著增强。”檀明说。
近年来,合肥学院先后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科大讯飞工程师指导的认知实习与工程实训,120名学生赴企实训,50多名毕业生入企工作,形成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引进的双赢机制。
此外,学院还制定了“双能型”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已有20余名教师通过赴企挂职锻炼等方式成长为“双能型”教师;同时,结合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企业根据学生实践期间的表现、能力和行为习惯等全方位打分。
这学期的企业实训期中汇报上,汪润泓和小伙伴们将几个月来的实习收获一一展现,由企业高管、工程师导师等组成的评审团逐个点评、打分。汪润泓重点介绍了维修检护硫化机、掌握电气知识、与人沟通等能力的突破,“收获很大。”
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更抢手
人物:工程师朱金幸
地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生产厂区的会议室里,变更管理工程师朱金幸(见图③,汤智怡摄)与20多名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专家围桌而坐,讨论汽车零部件变更清单。
毕业仅1年的朱金幸,此前就读于合肥学院机械电子专业,也是学院中德合作班的学生。大三那年,朱金幸到德国交换并在大陆轮胎公司实习。毕业时,她拿到大众安徽、蔚来等企业的录用通知,成为一名“家门口”培养的国际化工程师。
1985年,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合作协议,合肥学院成为中德省州共建的示范性应用型高校。2015年10月,中德两国总理共同参观合肥学院,一致同意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2016年以来,合肥已投入近18亿元建设该示范基地。
“德国制造业水平全球一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双元制高等教育的发展。”合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慧介绍,双元制高等教育模式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创设的职业学院,如今德国已有近1500个双元制专业。
据介绍,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中,校企深化合作,企业全流程参与应用型本科人才高质量培养,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精神。借鉴双元制高等教育理念,2016年,合肥学院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德国大陆集团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1年,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签订协议,12个专业纳入双方互授学位项目;去年7月,又与大众安徽、合肥市经开区共建大众学院,储备“种子工程师”。
为什么要培养“种子工程师”?“随着制造业企业高科技化、工厂智能化,‘蓝领’人才呈现工程师化趋势,我们也越来越希望吸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国际化培养背景的高技能人才。”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人事部培训与发展经理董垚介绍,眼下,公司最缺的就是研发、生产、质保等方向的人才,尤其是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化工程师,像朱金幸这样的毕业生很受欢迎。
“在双元制课程设置中,我们加入了时间管理、有效沟通等技能。”董垚介绍,校企协同育人,将研发、生产、管理和商业运作等流程融入教学环节。在“多场景、多阶段、多目标”培养模式中,“种子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合肥学院已与德国19所高校建立合作,已设立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德合作办学专业,共向德国高校派出留学生2300人、教师460名接受教育或培训。
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愈发抢手,离不开新兴产业的突飞猛进。近年来,安徽作为新兴产业聚集地的特征愈发鲜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400多家;从零部件到电池再到整车,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仅合肥便已集聚规上企业305家。据统计,集成电路研发工程师、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机械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人才在合肥较为紧缺。
“教育、科技、人才,起到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合肥学院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中做出了有益探索,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向前,创新培养模式,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最后一公里’,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吴春梅说。
(原标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合肥学院—— 在“家门口”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一线调研))
【责任编辑:吴安宜】
【内容审核:黎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