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回应!信息量大
1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各地迅速行动,制定具体的落实举措,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优化核酸检测,调整隔离方式,按规定取消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行程码等等。
米锋表示,要按照国家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抓好落实。畅通“接诉即办”渠道,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回应解决 。要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情况摸底,分级分类提供健康服务。
对高风险岗位从业者按优化措施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强调核酸检测要聚焦感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和人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缩小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一是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二是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三是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四是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此外,还要求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按照二十条优化措施有关规定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主要包括: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以及商超、快递、外卖等从业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人员。
国家卫健委:无症状居家感染者不需要治疗,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隐匿传播,但是随着病毒变异,在临床特征上,绝大多数的感染者是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重症比例比较少。因此为了统筹做好医疗资源的布局和利用,重点是要做好新冠感染者重症和有重症风险因素等人群的医疗救治工作和管理,对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者进行分级分类救治。
首先,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基础性疾病或者基础性疾病处于稳定期的人群,可以进行居家自我照护。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对居家照护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方面,感染者居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特别要强调的是,没有症状的就不需要治疗,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症状的,比如发烧、咳嗽等,做好对症治疗,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形式,由医生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因为大部分感染者可以居家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公开咨询电话,同时对于独居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孕产妇特别是血液透析的特殊人群建立台账,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医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进行线上服务,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也可以提供上门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服务,同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备齐常用药品以及抗原检测试剂,能够满足居家治疗人员健康监测和用药的需求。
重症或者有重症风险的患者要收治到定点医院,为了确保重症或有重症风险这部分患者的救治,国家卫健委要求要选择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同时配足配强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团队还要做到多学科,因为既要保证新冠肺炎的治疗,更要保证基础性疾病的治疗,所以对定点医院要求要提升医疗救治的能力,保证患者的救治。
还有一部分患者,本身有基础性疾病或者是以其他疾病为主,到综合医院或者专科医院进行就诊。在就诊过程当中,有可能检测以后是阳性,对于这部分人群,国家卫健委都已经要求综合医院还有专科医院,无论是在门诊、急诊还是在住院区域,都要设立缓冲区,保证这部分的患者得到救治,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的需求。
郭燕红特别强调,在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比较多,包括流感等,很多都有发热症状。所以要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必须“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同时要公开电话、地址,方便老百姓能够就近到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同时也要求发热门诊要扩大接诊空间,配齐医护力量、提升接诊能力,不能够随意关停,保证诊疗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开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国家疾控局:长期居家的老年人有必要接种疫苗
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介绍,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疫苗获益最大。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员,长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是在亲属陪伴或者亲属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导致发病甚至重症、死亡,所以还是有必要接种疫苗。
同时,考虑到这些老年人行动不便,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加方便地接种疫苗,我国延续了之前的一些做法,包括使用流动接种车、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和开通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等措施。同时,也提出各地可以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携带接种后观察期间所需要的常用设备和药品,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让这类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以完成疫苗接种。
专家: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是为了更有效精准的分层救治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新的优化措施明确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可以居家隔离,有的群众一听说身边有阳性感染者觉得比较恐怖,还有一些家庭有老人和婴幼儿,担心感染风险,请问专家怎么看?是否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风险是否可控?
对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回应,目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明显下降,感染者大多数无症状或者轻型,重症病例比较少,我们应对起来可以有效控制重症风险,降低病死率。另一方面,新冠病毒感染致病力下降,大家还是以平常心对待它,不必要紧张甚至恐惧。当然,我们采取的优化措施,居家隔离和观察治疗实际不是放开,而是为了更有效的、精准的分层救治,一方面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保证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急重危症的治疗,所以我们有一系列的办法防止造成进一步传播的风险,同时使那些需要治疗的人群,重症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转诊和治疗。
王贵强强调,居家隔离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内的成员尽可能少接触,如果接触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强调几点:居住的房间每天要通风,良好的通风对呼吸道传染病降低传播性至关重要。第二,卫生间、浴室单用最好,每天也要消毒,如果共用一定要错开时间,用后要进行消毒,避免家庭传播。第三,做好手卫生和环境的消毒,包括做饭、用餐等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手卫生。第四,咳嗽、打喷嚏一定要拿纸巾盖住,然后把纸巾扔到垃圾桶,避免后续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第五,用过的纸巾、口罩等等一定要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统一转运。第六,个人物品不要混用,和家里人尽可能分开,因为物品本身也有可能造成传播的风险。
总之,通过一系列个人防护,环境隔离,最大限度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以后检出混管阳性的楼栋不再封控?中疾控回应
发布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提问:最新的优化措施要求我们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是否意味着以后检出混管阳性的单元和楼栋也不再需要封控了?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当发现混管阳性以后,相关部门会尽快通知到混检人员,让他落实就地隔离措施,同时也会尽快安排人员上门采样复核。跟混检人员同楼栋、同单元的人员不需要临时封控。当复核结果都是阴性以后,混检人员马上解除隔离措施,如果上门复核出现阳性,这个时候要及时落实管控措施,根据现场流调和风险研判结果,及时管控密接,划定风险区,做好相关的疫情处置工作。
国家疾控局:医疗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仍需查核酸阴性证明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以外不再要求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请问这个特殊场所包括哪些,这是出于哪些考虑?落地检跨区域流动人员不再要求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和落地检,请问这样的考虑是什么?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明显减弱,但是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重点人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住在养老院、福利院这些场所的人员。还有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人群集中的场所,这类场所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因此对于进入这些特殊场所的外来人员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一般场所的人员,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跨区域流动人员,均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也不需要开展落地检测。但是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减少集聚。
新十条措施还提出大型企业及特定场所可以由当地自行确定一些防控措施,各地可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形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在这里给大家讲,二十条措施里面也提到对于一些重点企业可以采取一企一策,新十条是对二十条措施进一步的延续和更新。刚刚你提到对于跨地区不再查验阴性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这都是基于这三年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的经验和信心。
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如何管理?国家卫健委回应
有记者提问,医务人员一直站在抗疫的第一线,如果他们感染了新冠病毒,是居家治疗还是继续上岗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在刚刚公布的新十条当中,特别提出要对感染者进行科学分类的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选择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的方式,也可以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的方式。医务人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众,由于岗位的特殊,每天会接诊大量的患者,因此面临的感染风险最高,工作也非常繁重,可以说不可避免要发生职业暴露。
一旦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也应该遵循新十条有关的要求,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我们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第一,加强对重点区域,也就是职业风险暴露比较高的区域的管理,像发热门诊、急诊、病房,包括门诊,要优化相关的工作流程,配足医护人员的力量,医务人员要科学做好个人防护,科学穿戴防护的用品,努力将职业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职业的安全。同时,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资源储备的调度和准备,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第二,我们多次要求落实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做好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健康监测,特别是要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和临床救治工作的需要,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的编组,医疗力量的配备和工作班次的安排,确保我们医务人员的力量能够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不至于由于医务人员大量职业暴露造成感染以后,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第三,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人流量大,脆弱人群也非常多,因此按照新十条的要求,进入到医疗机构要查验48小时的核酸结果。我们要求患者也要尽可能提前做好核酸检测或者是抗原检测,就诊的患者和陪同人员都要规范佩戴好口罩。同时,我们要求一旦有急危重症,即便没有核酸证明,也要以救治为先,同时做好科学防护,保证患者健康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群众在选择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时要考虑哪些因素?专家解读
中国网记者提问:进一步优化措施明确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也可以自愿选择集中隔离,请问群众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专家有哪些建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密切接触者这个人群选择居家主要是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最好有独立的房间,并且有良好的通风。如果共用卫生间,要能够做很好的消毒处理。居家人群如果独立居家,生活方面要能够自理,居家人群一定要做到足不出户,对外拒绝各种探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居家隔离。居家隔离的时候,如果家里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婴幼儿,这个时候要注意个人的防护,避免造成潜在的传播风险。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同时每天要进行抗原检测,一旦出现阳性,及时上报到社区或者是家庭医生,阳性以后要做好自我检测,阴性也要做好每天的自我症状监测,包括有没有发热,有没有咳嗽、气短的这些表现,如果出现这些表现,也要及时上报到社区。
王贵强表示,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在居家观察的时候有特殊的需求,包括用药、治疗等等,一定要及时向社区报备,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要及时的就医就诊。
(原标题:刚刚回应!信息量大)
【责任编辑:符月莹】
【内容审核:符 坚】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