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新技术 延伸产业链 助力节粮减损

央视网 2022-12-01 17:15:04

尽管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但随着淡水、耕地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我国把粮食减损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其中,“机收减损”是重要举措。

江西是我国双季稻生产大省,记者来到这里时,晚稻收获正在扫尾。

在地处鄱阳湖平原的余干县枫港乡,记者看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抵达稻田后,并未立即下田收割,而是拿着卷尺对水稻进行测量。

确定了田块水稻收割高度后,4名农机手拉开架势全力抢收。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粮食产量,赶在秋收前,江西省市县三级就对6800多名农机手进行了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培训。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农业农村部持续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着重从机收减损上挖潜,通过科技攻关、机收培训等,指导各地有效实现机收减损。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去年,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挽回100亿斤损失。今年,夏粮、早稻、秋粮机收损失率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引入新技术 延伸产业链 助力节粮减损

一些粮食加工企业通过研发引入新技术,延伸加工产业链条,减少了粮食在加工环节的损失。

江西粮食产业以籼稻为主,记者了解到,100斤籼稻去壳后,有80斤左右的糙米,而由于市场上对精度和白度的需求越来越高,使用传统工艺,糙米加工成白米后重量和营养都损失不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提倡全谷物食物消费,与此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柔性碾磨等技术,来减少加工环节的损耗。

记者在万安这家粮食加工企业看到,稻谷去壳、碾米、抛光等工序,已经全部实现智能化,并使用柔性碾磨技术,大大减少了加工损失。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仅加工技术在创新突破,产业链也在向米粉、米醋等精深加工延伸,碎米等副产品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原标题:引入新技术 延伸产业链 助力节粮减损)

【责任编辑:庄华敏】

【内容审核:林思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