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棚改:安置了房子 温暖了人心
虽已入冬,天津子牙河畔的树还绿着。由百年“渔村”变身的子牙河滨河公园内,绿植、健身步道、儿童游玩区等一应俱全。
百年渔村变公园
51岁的胡顺来,原来就住在子牙河边上,那时,这里是一片破旧的平房。
“这地方原来叫郭家菜园,是渔村,我就是在渔船上出生、渔村里长大的,小时候住在秫秸搭的窝棚里,再大点,我跟着家里大人捡砖头,在堤岸上盖了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后来,这河边的房子越盖越多,从河堤蔓延到河道护坡上——384米的堤坝上,住着563户人家。一个旱厕大家用,生活垃圾河里倒,电线乱拉,蚊虫肆虐。”胡顺来谈起往事。
曾在棚户区里生活的人,都有着一段相似的糟心记忆。曲延萍也一样。
1993年,26岁的曲延萍嫁到了“渔村”。新婚不久,曲延萍就煤气中毒了。“‘渔村’没有暖气,大家冬天都是烧煤。我那天晚上忘了关炉子,结果就给‘熏’着了,连着好几天上吐下泻。”从此,曲延萍家门梁上的小透气窗再也没敢关过,而一家人在冬夜里也再没少过三层被子。
2018年5月,红桥区召开区委常委会,将2.2万平方米的“渔村”加入棚改任务。
曲延萍说:“‘渔村’居民大多是老人,没什么文化。涉及拆迁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到拆迁现场,一户一策为我们提供一站式服务。”曲延萍拿着拆迁款,在光荣道风屏东里买了一套102平方米的两居室。住进新家,她把房间收拾得温馨整洁。
“渔村”搬迁改造后,原址规划建设了占地14万平方米的子牙河滨河公园。曲延萍经常来这里走走:“现在多漂亮啊,走在河边吹吹风,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舒服极了!公园里有很多树是以前的,完整保留了下来。”
“落下一户也不叫零”
2017年,天津市启动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郑重强调,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投入更大力量,高质量全面完成棚改任务。
天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曾把课堂搬到河北区的一个棚改现场,“棚改不是一个街道一个部门的事。什么叫清零?零就是没有,落下一户也不叫零。”
为了“渔村”棚改,红桥区在全区抽调了100多名干部,又千方百计筹措了4亿元资金,调配出1080套房源,保证每户基本有两套房可选;居民们补偿款不够买房的,有38平方米保障住房兜底;家里有行动不便的居民,干部们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办理手续;对搬家发愁的老幼病弱的居民,干部就主动上门帮助打包、联系搬家公司……
曲延萍很快就在搬迁协议上签了字。“所有政策都是从大伙儿利益出发,住房面积大的,可以拿补偿款买房子;面积较小、补偿款买不起最小面积安置房的,托底安置一套38平方米保障房。”曲延萍说,“具体说货币补偿、房屋补偿咱也不懂,干部都挺耐心地讲解,后来算算我们拿钱自己买房子合适,就这么决定了。”
除了棚改工作,天津市住建委日前还发布了《天津市“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到,天津“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规划实施目标为5万套(间),项目储备目标为10万套(间),用来解决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租赁居住需求。
老邻居共建新社区
天津市红桥区和苑街建设了136栋还迁安置房。宽阔的马路两侧是一栋栋崭新的高层建筑。记者碰到了正在遛弯的李玉荣老人,并很快被她拉进了位于25层的家中“喝口水、说说话”。“我是1981年嫁到西于庄的。西于庄,天津人都知道!那是一片洼地,一下雨,全家老少拿着各种工具一起淘水,要是赶上连夜的雨,一家人就别睡了……”李玉荣回忆道。
李玉荣现在的家,两室一厅,虽不算太大,却暖和整洁。“小区有两栋立体停车楼,有孩子们喜欢的游乐园,还有扫码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棚,最关键是25层的视野太棒了!”李玉荣很骄傲。
西于庄老邻居,如今变成和苑新邻里,居住条件发生巨变,居民们的精气神也完全被调动起来。
和苑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凌说,棚户区改造定向安置群众,该街道呈现困难人群多、残疾人多、老年人多的特点,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30%。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和苑街道成立了72支志愿者服务队。
“党和政府给咱好生活,有事能出力的,咱也得出出力。”前几年,看到社区里征集志愿者,李玉荣主动报了名。那之后,她和另一位志愿者,点对点义务服务了7位独居、空巢、残疾老人。每周一次电话或家访,随时关注老人们的生活,成了她热爱的新“工作”。
“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大家参与热情特别高,我们聚在一起时常说:棚户区搬迁,搬的不只是家,更是搬暖了民心。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好日子,我们也要感恩和回报社会。”65岁的武贵秋同样是西于庄的老住户,这几天,她正忙着织毛衣。5天时间,她与另外30余名志愿者织出了94条毛围巾、98顶毛帽子,全部送给和苑街空巢老人。
天津的棚改安置,安顿的不只是房子,还有人心。
(原标题:天津棚改:安置了房子 温暖了人心)
【责任编辑:符月莹】
【内容审核:符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