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 | 蓑衣樊村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新华网济南11月9日电 初冬时节,走进山东省高青县蓑衣樊村,不由得放慢脚步。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一栋栋古朴典雅的民宿掩映在村子中,更多了一份静谧和淳朴。
11月8日,“黄河安澜”暨“绿色发展看山东”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蓑衣樊村,畅游黄河人家,探索他们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走向致富道路的故事。
蓑衣樊村优美的生态。新华网发
蓑衣樊村位于山东省高青县东部,黄河南岸,大芦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心。村周围三面环水,湿地面积万余亩,湖塘星罗棋布,原生态的蒲苇满地、荷叶连天,营造出一片诗意的画面,蓑衣樊村犹如江南水乡。
面对如此美景,谁能曾想,10年前的蓑衣樊村竟是这样的景象:蓑衣樊村困于“水”,难于“地”。村子因多次遭受黄河水侵袭,产生大片盐碱地,庄稼收成寥寥。
“以前的村子下雨一身泥,刮风一身土,村民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司国营回忆说,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乡村蝶变,何以实现?
点石成金
穷村换新颜
初冬的蓑衣樊村,树叶飘黄掩映着房屋,家家户户的门口上方挂着“家和万事兴”的匾牌。
蓑衣水乡。新华网发
“村子的变化太大了,放在十年前,这样的生活连想都不敢想。”村民司方华正在村子里转悠。风一吹,泛黄的落叶沙沙作响。
蓑衣樊村距离黄河仅一公里,以“水”而生。因紧邻“引黄济淄工程”,村里成了澄清黄河水的沉沙池,耕地减少了三分之二。
如何突破这个困境?
2001年,引黄济淄供水工程建成通水之后,蓑衣樊村形成了三面环绕沉沙池的格局。经过多年沉积,沉沙池水面衍生出4000余亩原生态湿地。
“我们靠着黄河,就要欣然接受天然的馈赠。”司国营说。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蓑衣樊村牢牢坚持“黄河风情、湿地风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三面环水,湿地连片,蒲苇满地,白鹭成群。“如今的蓑衣樊村犹如江南小水乡。”司国营望着村子,展露笑容。
水里捞金
唱出富民好声音
十年前的蓑衣樊村困于“水”,难于“地”;如今的蓑衣樊村以“水”而生,靠“地”而兴。
蓑衣樊村莲叶田田,荷香四溢。新华网发
蓑衣樊村位于黄河南岸,三面环水,早年村民多以种稻打鱼为生。如今,蓑衣樊村依靠政策支持,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村内修鱼池、挖藕塘、种稻米。
“平常一斤大米卖2元5角,俺村的蟹田米一斤卖到8到12元。”司国营所说的蟹田米,正是近两年村里探索的“稻蟹共生,稻虾共养”项目的产物。
“在水稻里养蟹、虾,好处太多了。虾、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还能肥田,水稻又为虾、蟹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条件。纯绿色养殖,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所以价钱普遍比市场高。”司国营说,“稻田的收益高了,村民们的分红也就多了。”
村民的收益上去了,但村集体的收入还是寥寥无几。
为了提高村集体的增收,2020年,蓑衣樊村党支部领办成立了蓑衣渔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村土地、池塘、房屋等旅游基础设施以及蓑衣樊国家级旅游乡村品牌等资源入股。
“当年合作社收入14万元,村集体增收7万元,入股社员每人分红2000元,全体村民每人分得一袋米、一桶油。”司国营满脸自豪地说。
风景变“钱景”
乡村游“活”起来
文化是底气,生态是底色。
村里的产业搞得热火朝天,那么怎样以农兴旅,以旅强农?
蓑衣樊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做强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在蓑衣樊村的湿地公园内泛舟。新华网发
蓑衣樊村依托天鹅湖国际温泉慢城、黄河安澜湾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了垂钓、采摘、民宿等乡村体验游特色项目。
“俺家的民宿一年收入七八万元,自家房子,俺老两口自己干,几乎无成本。”司方华指着自家的民宿高兴地说。
今年64岁的司方华,现在“坐拥”两个院子,包括4个标间、2个套房。
“现在的乡村旅游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要求不光玩得好,还要吃得好,住得好。”司国营说道。
据司国营介绍,目前,村里共发展了58家星级农家乐。2021年,蓑衣樊村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0.8万元提高到2021年3万元。
“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能达100万元,合作社为村集体收入增加30万元。”司国营高兴地说。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安澜、海晏河清,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更是山东推进黄河保护的头等大事。
未来的日子里,蓑衣樊村将继续厚植生态底色,绘就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原标题:乡村振兴在行动 | 蓑衣樊村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责任编辑:吴安宜】
【内容审核:张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