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海口府城元宵节“装马匹”巡游引入换香活动

海拔新闻 2025-02-07 16:23:14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王辉 摄影报道)夜幕下走进府城的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悬,散发着温暖而喜庆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宫灯一宫一景,每一盏都精雕细琢,以独特的图案和造型展示着传统艺术的魅力,让人不禁驻足欣赏;伞灯随风轻晃,像是翩翩起舞的精灵,为街道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千年府城,换花相会”。“换花”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海口府城人民元宵闹春的重要方式。它起源于古老的换香祈福,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演变成如今充满爱意的换花传情。今年的府城元宵节,将还原历史的换香活动,首次在“装马匹”巡游中引入历史还原方阵。

陈高明,已年近八旬,但人如其名——手艺“高明”,特别是在制作装马匹表演用具方面,他通过搭框架、加工、精细装饰,让一件件普通的材料“活”了起来,更让一个个历史人物“活”了起来。

“我从1985年开始参加制作装马匹活动,如今40年走过来,每年的装马匹绘画都要重新构思,让图案更加美观。”2月7日,在府城街道办的装马匹制作现场,陈高明现场检查制作工具并向记者讲述了装马匹制作的经历。

作为土生土长的府城人,陈高明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是“府城换花节”装马匹巡游活动的“总导演”。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就着手进行装马匹的绘画设计和施工图制作,府城历史人物主要是通过国画形式来体现,在元宵节这天唤醒海口人的共同记忆;用与时俱进的创意,传达着传承的力量和魅力。

陈高明介绍,2025年元宵节“装马匹”巡游实施方案以发展琼山,建设琼山,挖掘琼山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琼山节日热闹氛围为目的。“2025年府城地区装马匹巡游”的看点,是整个巡游队伍分为五个方阵和舞蹈才艺表演。彩旗方阵,由40名男女青年身着古代服装,手抬古代旌旗组成。醒狮闹春方阵,由四只狮子和武术队25人组成。双龙戏珠方阵,由两条龙60人组成。历史还原方阵,由50名人员组成,前段为30个男女进行换香,后段为20个男女进行换花,说明换花是由换香演变而成。“马匹”花车方阵,由歌舞团20名男女青年化妆为丘浚、海瑞、许子伟和翰林史官吴明代府城一里三贤。还有八仙过海、七仙女等古代人物,一人一部彩车。时间安排:2025年元宵节14时至16时。巡游路线:从府城街道出发,沿途新城路、朱云路、高登街、中山北路、三角公园进行巡游拜年。

在制作现场,有的装马匹已经成型,正在进行装饰;有的还只是简单的框架,等待后续的加工。“装马匹已有上百年历史了,它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我们海口文化的一部分。”陈高明告诉记者,装马匹的制作工艺已经成为府城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府城“装马匹”习俗被列入海口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每年元宵节,海口府城都会举办盛大的装马匹巡游活动,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陈高明作为这一活动的统筹者,都会提前几个月开始准备。他说:“虽然制作过程辛苦,但每当看到成品参加巡游,并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赞扬时,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今年是我最后一年参加制作,明年的装马匹制作就要交给儿子陈孝严来负责了,让儿子接过传承棒。”

元宵节,是府城的一大盛事,在唐朝时期已有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就是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蕴含着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然而,为了顺应文明社会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如今,府城元宵换花节已成为海南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海口城市文化的重要IP。

对于府城的居民来说,元宵换花节是代代相传的文化根脉。每到元宵换花节,大家满心欢喜地走出家门,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只为寻觅那个能与之交换鲜花的有缘人。而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换花节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之旅,当他们踏入府城这片充满古韵的土地,便能瞬间被海南文化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所吸引。

随着时间流逝,许多传统习俗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在“陈高明们”的努力下,装马匹这一传统活动得以保留,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这些美好的习俗能够代代相传。”陈高明说道。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李彦昆】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