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陈凯:建议加强托育服务投入及规范化开展

海拔新闻 2025-01-17 22:26:18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在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陈凯十分关心海南省托育工作。针对海南省托育工作财政资金有限、支持力度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托育推进缓慢、审批流程不通、办托备案较难、配备补贴不足、办托积极性低等问题,他提出加强托育服务投入及规范化开展的建议。

陈凯认为,完善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也是海南省2024年“十大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明显的趋势性特征。从文昌人口趋势看,全面二孩、三孩政策效应不明显。”陈凯说道。

陈凯介绍,经多方走访调查,目前托育工作存在四点问题:

一是财政资金有限,支持力度不足。普惠性托育机构的认定和补助,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市县尚处于无据可依、无上级资金支持的状态,同时因市县财力有限,支持力度不大,优惠奖补不明显,未达到群众预期,发展普惠托育受限。

二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托育推进缓慢。社会对0至3岁婴幼儿的抚育观念仍然以家里隔代老人照顾为主,“入托”意识不强,入托率低,托育机构招生难。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托育机构少,办托质量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托育机构的人员资质认定和相关专业培训。

三是审批流程不通,办托备案较难。托育机构备案要求法人证必须有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宗旨和业务中范围体现“托育服务”内容,海南省虽然在今年的10月份出台了《海南省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但目前文昌市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等用人单位举办的托育机构目前还无法申请登记,无法进行备案,与之前鼓励用人单位积极申办托育机构的通知和初衷相背。

四是配备补贴不足,办托积极性低。首先,在没有运营补贴的情况下,办托成本、托育收费、招生情况属于正相关,极易陷入了“托育机构因招生难运营难于维持,而家长因负担重难于承受不愿入托”的僵局,导致民办托育机构运营难以维持,办托积极性不高。其次,目前教育部门没有将招收的3岁以下幼儿纳入在园人数并给予相应的生均补贴(即3岁以下幼儿没有享受教育部门发放的1200元/年生均补贴),公办幼儿园的3岁以下幼儿也没有享受市县财政拨付的600元/年生均运营补贴。再次,管理人员与幼儿园班额配比存在差异,办托有管理人员不足的负担。

对此,陈凯建议进一步加大发展托育服务扶持力度。一是借鉴对普惠民办幼儿园奖补的做法,由省卫健部门联合发改、财政部门出台《普惠性民办托育机构认定、扶持及管理办法》,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加大配套补助资金投入,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二是省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市县相应配套资金,支持每个市县建设一家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公办托育机构,强化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全市托育服务向好发展。

针对市县在执行《海南省幼儿园托班开设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托育服务机构登记和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建议省级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相关培训,对以上政策文件进行解读,或联合印发相关解答文件。

教育、财政部门要将普惠性幼儿园招收的3岁以下幼儿纳入幼儿园在园人数,同等享受生均补贴和运营补贴;对办托班的幼儿园增加管理人员配备名额编制。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