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傅晟:琼海谋划“1+2+3”现代化产业体系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1月16日下午,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第一场)在海口举行。海南省人大代表,中共琼海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傅晟在招待会上表示,琼海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向图强”工作目标,结合琼海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谋划“1+2+3”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傅晟介绍,“1”就是医疗会展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集群。琼海最主要的两张靓丽名片,一个是博鳌亚洲论坛,锚定打造中国“达沃斯”目标,大力发展会议会展经济;另一个是乐城先行区,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医疗特区,已经初步实现了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最近还出台了保健特医食品、进口药械“零关税”、生物医学新技术促进等新政策,应该讲乐城已经成为了我国医疗医药领域的对外开放创新高地。围绕着这两大名片和优势,结合着旅游产业,积极发展医疗旅游、会展旅游,着力打造一个医疗会展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集群。
“2”就是热带特色果蔬、海洋等两个特色产业。“向种图强”方面。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目前全世界大概5000多种水果当中,就有4000多种是热带水果。所以琼海先后从中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引进了同纬度的新奇特水果品种,目前已经达到690多种,储存了近20万份的种质资源,其中约有420种属于国内首次引进,推广产业化种植50多种,近20种新品种鲜果为全国首家上市供应。希望通过推动繁育、研发、推广等一体化发展,利用自身独特的气候优势,让国人能够吃上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新奇特水果。
“向海图强”方面。琼海有潭门千年渔港,当地的渔民祖辈都是到南海“祖宗海”去耕海牧渔,很多渔获都是从南海深海潜捕回来的,种类稀有、品质绝佳,所以利用这样的独特优势,积极支持渔民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完善冷链物流、水产品交易等配套功能,统筹提升潭门中心渔港“一港两岸”,提供南海优质渔获“从海上到餐桌”的全流程服务,不断擦亮“吃海鲜到潭门”的靓丽名片,打造国际化的渔港经济打卡地。
“3”就是智能网联、绿色低碳和临空临港等三个新兴产业。“向数图强”方面。琼海有着“三高一多”的独特气候条件,就是高温、高湿、高盐、多雨,而且早在1958年,中国一汽就在琼海建立了海南热带汽车试验场,在全国是最早而且唯一的,也是全世界三大热带测试基地之一,目前正在打造国内唯一、全球先进的湿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希望通过吸引更多的行业头部企业集聚发展,形成示范效应、规模效应,努力争当我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挺进世界热带地区市场的重要中转地。
“向绿图强”方面。琼海打造的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目前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也是走在了前列,实现降碳96.2%,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得德国能源署零碳运营区域认证的项目,下一步也将围绕着示范区继续做优做强,积极建设博鳌近零碳小镇,打造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向天图强”方面。琼海主要围绕博鳌机场打造临空产业、低空经济。目前,博鳌机场已经升格为海南第三大国际空港,正式开通了到马来西亚、到韩国的国际航线,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也是进展顺利,建成后旅客吞吐容量可以从现有的50万人次大幅提升到300万人次。围绕着国际空港,已经完成了临空产业的规划编制,2025年将推动这个规划落地实施,聚焦航空物流、通航服务等,高效利用丰富的空域资源,稳妥布局低空经济,着力塑造辐射海南东部区域的未来低空场景新生态。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