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4份提案聚焦这些热点→

海拔新闻 2023-03-02 11:10:38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史若木)“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助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开展文旅消费促进行动,助力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有效促进旅游景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海南自贸港专业服务市场开放水平”,这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为2023年全国两会准备的4份提案。

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助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1158万人。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

为了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助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朱鼎健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扩大享受补贴政策的企业适用范围,各省及市参照执行,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直接进行财政补贴,企业不分体量和规模大小,均可申请。其次,延长补贴年限,对于每年都招用高校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连续长期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保的企业,前三年每年均可申请就业补贴。

二是建议金融机构对持续稳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低息“人才贷款”优惠。为了鼓励企业长期稳定用人,针对一直以来持续稳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民营企业,建议国家有关部委鼓励指导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政策,为这些企业专门设置低息的“人才贷款”。建议这类贷款不需要进行资产抵押,而是审核企业持续多年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年度记录和实际支出等指标直接发贷。贷款利率可低于企业其他类型的商业贷款,且还款时间可给予一定时期的延长。

三是合理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持续三年及以上稳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税收返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研究如何以税收政策鼓励企业长期支持参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省市可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确定跟进落实具体政策。核心围绕对于持续三年及以上稳定吸纳高校毕业生并长期稳定使用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企业,长短政策结合,制定给予企业应缴税费一定比例返还的政策。

四是鼓励广大企业设立“毕业生稳岗补助基金”,政府予以定额补助。最近三年,由于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出现了不少大学生刚就业就失业、已拿到入职通知书又被裁掉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创新,鼓励企业在内部设立“毕业生稳岗补助基金”,在企业的业务调整阶段,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毕业生在企业内的岗位,进行待岗培训、转岗或者给予一定时间在社会实现再就业。各地政府可按照企业实际支出的稳岗人力成本给予补助,每位毕业生的稳岗补助限领一年。

建议开展文旅消费促进行动,助力国家扩大内需战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复苏,不仅是稳增长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其中文旅行业与广大群众的生活福祉密切相关,国内旅游市场在今年春节呈现出的明显复苏信号就说明文化旅游是群众最关心和喜闻乐见的消费需求。

故此,朱鼎健建议下大力量开展文旅消费促进行动,进一步扩大内需消费。

一是引导各地政府精准发放文旅消费券。指导各地政府发放专项文旅消费券,对发放批次、对象、券种和数量等进行精密设计、精准投放。做好投放配比,对吃、住、游、购、娱等文旅业态进行分类带动。节假日和平日发放进行一定比例的调配,推动消费的均衡性。建议利用消费券做好引导,鼓励民众“走向远方”,搅动全国文旅市场。同时可研究发放交通补贴+文旅消费“捆绑式”的券种,促进“跨市游”、“跨省游”。

二是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实施文旅消费补助。建议各地政府结合实际,针对当地特定标准的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实施文旅消费专项补贴式发放。例如对于购买图书、景区门票和观看电影、剧目等文旅消费进行补助,既能促进当地文旅市场复苏,也有助于丰富低收入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调整税收政策,尝试以文旅消费抵税。税收调节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现有措施,增加个人所得税的附加扣除项目。目前,7个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等主要集中在家庭的“刚性消费”,下一步可考虑将观看演出、购买景区门票、参与文化艺术培训等“精神消费”增设为扣除项目,设置适当的扣除额度。

四是大力刺激绿色低碳消费,推动文旅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下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精神,建议尽快研究落实全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以数字化手段全领域记录居民的日常低碳消费行为,形成居民绿色积分档案。鼓励民众在旅游过程中自带洗漱用品、节水节电、参与光盘行动;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鼓励消费绿色低碳认证的旅游产品等等。对绿色积分到达一定程度的居民实施现金补贴、购物折扣、兑换物品等激励措施。

建议有效促进旅游景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文旅部数字统计,疫情前的2019年,全国A级景区共有12402家,全年接待游客超过64亿人次,营业收入和门票收入相加为6010亿元。而2020年,景区共有13332家,接待游客数为32亿人次,两项收入相加为2447亿元左右;2021年,景区共有14196家,接待游客数为35亿人次,两项收入相加为2608亿元左右。可见,全国景区总数虽然增长了14%,但游客人次和收入都下降了一半多。景区在疫情期间遭遇行业性巨亏,亟待实现行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从需要来看,旅游行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部分,也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提供了大量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景区作为旅游行业的主力军,承载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功能,当前迫切需要破题如何重振、再次火起来的课题。

因此朱鼎健提出三点建议,以促进景区产业走出行业低谷,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研究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鼓励景区产业升级,增加内容,创新场景,增添魅力。建议国家文旅部门出台专门促进景区加大投资、实现产业升级的奖励政策,针对新项目建设、老项目升级改造,增加“活”的文化演出内容、增加智慧旅游体验等不同的投资发展行为,精准施策,让政府的鼓励性措施,引导和激发更多社会投资持续在旅游景区行业深耕发展。建议通过财政政策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及实行贷款贴息等方式多管齐下,此外,建议增加评选全国性年度景区创新项目示范等奖项,以树立标杆,带动全行业。

二是通过税收减免、税收灵活调节等政策,给景区释放资金,用于恢复发展。目前,景区日常运营需要缴交的税种包括土地使用税、房地产税、增值税等,景区门票、餐饮住宿、旅游演出等多是按6%税率收取增值税。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恢复期的短期优惠政策,对部分增值税进行减免、缓征等优惠政策,特别建议对门票项下的收税进行一定比例的返还,用于景区企业设立稳岗基金需求。

三是鼓励景区通过多种方式恢复吸引国际游客、过夜游客,增加人流,政府部门给予补贴。建议鼓励景区与旅行社加强联动,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境外游客、过夜游客,政府部门对旅行社和景区给予财政补贴。如按照门票收入情况给予景区和旅行社一定比例的奖励,指定用于发掘亮点的营销推广。另外,对于聚集人气明显的演出等给予活动奖励,对于景区获评世界专业级旅游奖项给予营销奖励等。

进一步提升海南自贸港专业服务市场开放水平

香港是成熟发达的自由港,海南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最大的自贸港。海南想要打造高度国际化的自贸港专业服务平台,需要直面更加敏感的制度开放领域,并需充分运用“香港所长”应“海南所需”,围绕跨境专业服务要素的自由化、便利化流动,加快引进香港的专业服务人员和机构,推进海南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早日破题,形成海南自贸港自身的制度优势和政策智慧。

对此,朱鼎健提出四点建议,提请商务部等部委给予研究并支持。

一是提升已开放的专业领域执业便利化。建议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开放的专业服务职业资格,在海南也同样开放,例如目前建筑规划领域的13个职业资格中,只有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这2项是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都开放了的,但还有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建造师和注册城乡规划师等8项是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开放但海南没有的,建议海南对这8项职业资格也全部放开。另外,对需要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或需要取得内地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执业的领域(行业),支持海南探索直接认可香港职业资格。

二是支持香港个人以自然人移动方式来海南执业。支持海南在不涉及意识形态的领域试点开放,优先在涉及专项法律规定的领域,如法律、金融、保险等存在开放度小、“准入不准营”的行业,允许香港个人以自然人的方式在海南执业。

三是支持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商业存在)方面取得突破。支持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授权海南用香港的相关法律和行业规制,并充分利用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创新合作方式,配套出台的相关管理制度,来约束和管理这些在海南执业的香港专业机构。

四是支持海南在法律、会计、建筑及金融等关键领域率先突破。支持海南省对“CEPA负面清单”中的限制条款进行研究,在专业服务业的法律、会计、建筑、金融等四个关键领域实现直接突破或试点突破。

【责任编辑:王井爱】

【内容审核:张美儿】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