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用翅膀投下了生态赞成票”

新华网 2022-11-10 11:19:40

新华社合肥11月9日电 初冬时节,巢湖边吹起的风已略带寒意。一大早,摄影爱好者钱茂松又来到了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一处鸟类观测点,他举起长焦镜头,按下快门,数张群鸟振翅飞翔的照片被定格。

作为一名有10年观鸟历史的摄影爱好者,钱茂松已经积攒了上万张“飞鸟图”。他说:“曾经巢湖遭受污染,夏天蓝藻暴发,腥臭味扑鼻,人在岸边都没法儿待,别提有鸟了。这几年,巢湖治理成效十分明显,珍稀候鸟们用翅膀为这里的生态投下了赞成票,光我拍到的水鸟就有200多种。”

环巢湖湿地是摄影爱好者钱茂松经常抓拍珍稀鸟类的地方。新华社记者屈彦 摄

今年7月建成的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环巢湖十大湿地,成了鸟的天堂。地处巢湖之滨的安徽省会合肥,在今年成功获评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近日,正在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向包括合肥在内的25个新晋城市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位于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十八联圩湿地是全国较大的近自然人工湿地。在这里,记者看到,芦苇摇曳,湖面上鸟儿嬉戏,不时有鱼儿从水中跳起。竣工不久的33座“生态渗滤岛”,是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经常向参观者介绍的区域。

这片区域曾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肥东县长临渔场。据李家政回忆,这33座“生态渗滤岛”由533口鱼塘沉积的高污染底泥堆积而成。“当时1亩鱼塘平均每年投入1.5吨饲料,最严重的时候,池塘水体透明度已不足20厘米。底泥氮磷元素严重超标,一旦排入巢湖,将严重影响湖体水质。”李家政说,在湿地建设过程中,工程团队考虑将生态负担严重的鱼塘底泥就地转化,岛下用工程桩固定底泥,岛上种植水杉、乌桕等植物,使其根系逐步吸收底泥中的氮磷元素,同时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地。

一列高铁在十八联圩湿地中穿行。 新华社记者刘美子 摄

如今,环巢湖十大湿地已成为合肥的生态名片。“我们开展的生态监测结果表示,截至2021年底,环巢湖湿地的植物种类有622种,鸟类300余种,像东方白鹳、青头潜鸭这些珍稀濒危物种,越来越多地聚集在巢湖周边,有的由‘稀客’变成了‘常客’。”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湿地管理处处长罗法龙说,合肥市湿地率超过10%,湿地已经是合肥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市民走进湿地,了解湿地,享受湿地建设与保护成果。

从事自然教育培训已近3年的郑文,常常把他的课堂放在合肥市的一些湿地公园内。近些年,随着湿地保护理念增强,包括合肥在内的不少城市正在兴起“自然教育热”。郑文说,每次他们开班,少则10余人,多达近40人参加,以小学生居多。

“我们开展自然教育就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生态保护的‘种子’。”郑文说,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科普讲解和任务型活动等途径了解湿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深化对湿地乃至自然界的保护认同。

今年夏天,小学生们在合肥市肥东县管湾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植物园内,在自然教育教师引导下观察芡实生长。(新华社发)

罗法龙介绍,目前世界上有9条候鸟迁飞路线,其中就有一条经过合肥。“合肥近年来虽然城市规模迅速扩展,但兴建的多个湿地公园,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场所,同时也能为迁飞候鸟留足休息和能量补给的空间。”罗法龙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湿地综合利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让湿地与城市深度融合,让城市更加生态宜居。”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它们用翅膀投下了生态赞成票”——“国际湿地城市”安徽合肥湿地保护一线见闻)

【责任编辑:王艳艳】

【内容审核:符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