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记者节特别报道:我们的力量

新华社 2022-11-08 18:51:20

我们一次次出发

记录时代

我们步履不停

传播中国故事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奉上过去一年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栏目中的精彩内容

向党和国家的政策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致敬!

肩负着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NOPP)和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的双重职责,新华社摄影记者在北京市区、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全景式记录这一冰雪盛会。为中国健儿加油、为人类“更团结”喝彩。

冬奥之美,在竞技、也在友谊,在体育、也在文化,在冰雪之上、在天空之下,洋溢在笑脸上,感动在泪水中……新华社记者以影像之美,向世界讲述生动而美丽的冬奥故事、北京故事、中国故事。输赢悲喜,尽收镜底。

新华社摄影报道团队秉持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与北京冬奥会同样精彩的视觉盛宴。在“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的奋进征程上,圆满完成任务只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

从春天出发,命运与共的我们,一起向未来。

——《我在现场·北京冬奥会|我们在现场》

↑ 这两张拼版照片显示的2017年(图左)与2022年(图右)拍摄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对比。

我现在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变成照相机,眨一次眼睛就可以拍一张照片,把我看到的所有场景都记录下来,因为我看到的每个画面,都是历史。如果你问我,雄安发展得会怎么样,我会告诉你,雄安会是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邢广利《五岁的雄安 五年的我》

↑ 7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

“仰望星空,是人类最极致的浪漫。”我一直相信这句话。

350万年前人类开始直立行走,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伟大的一步。行走方式的改变,不仅为我们腾出了双手来进行更加复杂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直立行走彻底解放了人类的头颅,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仰望星空。

“中国天眼”现已进入成果爆发期,与这相伴而生的,是新华社对“中国天眼”的报道也进入爆发期。记录“大国重器”,讲好“中国故事”,这本身也是作为新华社记者最重要的职责所在。

——欧东衢《星辰大海是永恒的征程——“中国天眼”拍摄记》

↑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人生海海,能在时代大潮中保持定力、始终向着自己心中的那道光奔跑,做起来并不容易。向众多默默无闻的航天人致敬,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彭源《大漠戈壁“神舟”》

↑ 这张拼版照片是2012年至2022年拍摄的260名山区教师的肖像,他们是广西天等县、大新县、全州县、灌阳县、灵川县、昭平县、上思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部分山区老师,绝大部分是教学点老师。

2015年,在天等县的一次采访中,一位老师随口一句“这辈子都没有好好照过一次相”,一下子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那年教师节前夕,我把自己拍摄的当地110位教学点老师的肖像照一张张冲印好,颠簸3个多小时送到县里,拜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把这些照片送到这些老师手上,权当一份节日的礼物和敬意。

10年时光,18个县,130所学校,260多名老师,5万多张照片……每一次翻看这些照片,心中都会多一份感动与敬仰。这些扎根山区的老师们,年复一年用知识将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大山,从青丝到白发,在讲台绽芳华。而我也会带着这份感动与敬仰,继续用手里的镜头,去记录他们与山区孩子的新故事。

——陆波岸《10年200多张肖像5万多张照片,我见证山区教师的坚守与改变》

 

↑ 上图为2020年5月16日拍摄的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下图为2022年6月25日在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同一路段拍摄的工作车辆在路面行驶(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在新疆,大漠、风沙、酷暑、严寒,“基建狂魔”的奇迹之旅正在继续。

新华社记者的脚步也同样不会停歇。无论自然环境多么恶劣,采访条件多么艰苦,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一条报道。

——李响《“上天入地”,见证“死亡之海”筑路 》

↑ 2021年5月11日,在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内,工作人员设置无人驾驶插机工作路径。

从插机自动出库,到工作人员设置定位、更换盘,我在每个环节都拍摄了照片,但感觉整体上缺少北斗系统和工作人员的结合以及和稻田的结合。我不停地在泥泞的稻田里调整位置,正好赶上一辆无人插机装完盘,工作人员正在调整插机的工作路径,我快速按下快门。白云下,黑土上,一名身着北大荒标识服装的工作人员坐在插机上调整线路,车身上的5G信号收器、高清摄像头与盘,这些智慧农业的元素让我看到了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张涛《智慧农业,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 为适应雨林中多雨的气候,许多植物都生长着便于排水的滴水叶尖。

为了使更多人看到这片美丽的森林,进而提高人们爱护和保护的意识,我每年都要进入雨林安营扎寨工作两三个月,住帐篷、吃干粮、不畏艰难、不避风雨爬山涉水地考察、采访、拍摄图片,把林中的各种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美展示给世界。

——姜恩宇《让更多人看到海南雨林的美,是我的使命》

↑ 2022年5月17日,张爱兰在安徽芜湖长江边眺望。

张爱兰与丈夫徐国诚结婚后约定两人金婚时共同书写一部以他们生活为素材的小说《缱绻曲》。1985年,徐国诚因癌症离世,张爱兰独自完成了这个约定。两年多时间里,她每天写作12小时以上,修改200万字,最终定下60万字的《缱绻曲》手稿。从《缱绻曲》中,我看到了两人踏实、温暖的生活点滴。如今,“缱绻曲”依旧回荡着涟漪。

在我心里,也特别感谢张爱兰老人,谢谢她毫无保留地呈现关于爱的独家记忆,谢谢她将我们的报道作为自己回忆的底稿,我会珍视这种认可,继续撷取世间温柔。

——张端《在“回忆”的泪光里,我看见爱情最美的样子》

↑ 2022年9月6日,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汶川大队队员张自立抱着一名从湾东村疏散出来的两个月大的婴儿。

船至码头,人们依次上岸,我忽然瞥见一个消防队员过一名婴儿,小心翼翼地抱着向大路走去。尽管此时我已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但一看到这个场景,我瞬间被感动了。

我一路小跑到消防员前面一段距离,拿起带着长焦镜头的相机,蹲下,拍摄,再向前跑一段,再蹲下,再拍摄。经历了一天差不多10个小时的徒步、拍摄,此时我的体力确实有些跟不上,为了保证能把这个场景拍好,只能多拍一些,不留遗憾。消防员沿着土路折了几道弯才走到联合村隧道口的大路,把婴儿交给值守在那里的泸定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此时我才有时间和他简单聊了聊。他叫张自立,来自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汶川大队,2个月大的婴儿来自重灾区湾东村。经过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对这张照片的传播,他第二天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汶川哥哥”。

——沈伯韩《除了“汶川哥哥”,我们在泸定地震灾区还看到……》

在第23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祝广大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

(原标题:我在现场·记者节特别报道:我们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晓倩】

【内容审核:林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