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国际湿地城市”一线直击
新华社哈尔滨11月7日电 立冬时节,登上哈尔滨松浦大桥,在下桥口顺台阶而下,映入眼帘的是大片金黄色的芦苇荡,白色芦花点缀其中迎风招展,透过澄澈的水面依稀可见水草和水藻。在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面的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不少市民来这里徒步、骑行、健身,公园每年接待游客量超40万人次。
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内,大片芦苇荡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戴锦镕 摄
阿勒锦岛又称“狗岛”,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四面环水,岛内形成湿地,于2020年12月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据记载,元朝时期,这里曾是驿站,冬天人们用狗拉爬犁运输货物,因此有了“狗岛”这个称呼。
“以前听不到什么鸟叫,现在环岛骑行,经常遇上各种野鸡、野鸟,树上有了喜鹊搭的窝,水面上有水鸟在飞,给小岛增添了不少灵气。”68岁的哈尔滨市民李兴才是“狗岛”的常客。自从退休后,他几乎每周到市区周边骑行,还组建了“骑聚京城自行车队”,一行50多人见证着阿勒锦岛生态的变化。
李兴才(左二)与骑友们。新华社记者杨思琪 摄
“保护湿地,就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要拿出真招实招。”哈尔滨阿勒锦岛湿地公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部部长何小虎介绍,截至目前,公司所属的哈尔滨水务投资集团已累计投资1.9亿元,建成长7.7千米、宽8米的环岛路,以及绿化带、驿站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同时,清理拆除岛内违建百余处,拆违面积达1.2万平方米,清理垃圾4万立方米。
这是哈尔滨市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首批荣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城市,近年来,哈尔滨市先后出台了《哈尔滨市湿地保护办法》《哈尔滨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完善各区、县(市)湿地面积管控目标领导机构和长效机制,并聘请第三方对湿地情况开展核查及补充调查。
深秋时节的太阳岛。哈尔滨市文旅局供图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几十年前,一首悠扬的《太阳岛上》让位于哈尔滨市的太阳岛为人熟知。如今,这里有面积达9.6平方公里的太阳岛外滩湿地,夏季绿草葱茏,冬日冰雪如画,干净的沙滩绵延数里,是坐落于城市中心的生态景观,以树林草地、湿地草甸为植物景观特色。
“好生态惠及民生,湿地资源正丰富着人们的休闲新选择。”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经涛介绍,接下来,公司计划对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如设计湿地观光车专线、固定拍照点位等,在不破坏动植物环境的前提下,让更多游客尽情欣赏湿地美景,亲近美好自然。
哈尔滨市两名游客正在湿地公园内自拍留念。新华社记者戴锦镕 摄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介绍,目前哈尔滨市约90%的国家湿地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逐渐形成了湿地旅游格局,每年湿地游客量近100万人次。哈东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鲟鳇鱼放流活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湿地铁人三项赛”等品牌活动,展现着人与湿地的和谐互动,也带动着区域经济发展。
哈尔滨市林草局湿地管理处处长邢广有介绍,哈尔滨湿地面积达19.87万公顷,聚集着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动物,已多次监测到原麝、东方白鹳、绿头鸭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未来,哈尔滨市将依托现有湿地资源,将湿地科普与高校志愿者工作站、中小学生课堂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积蓄力量。
哈尔滨太阳岛秋日景色(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哈尔滨太阳岛秋日景色(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湿地”——“国际湿地城市”一线直击)
【责任编辑:王井爱】
【内容审核:曾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