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粮已收获94.7% 秋粮丰收又一年
秋收时节,广袤田野铺展斑斓画卷。
趁着晴好,金黄的玉米铺满晒场,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种粮大户张焕梅眉头舒展,“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能排能灌。大型收割机敞开跑,颗粒归仓。玉米亩产比去年多100来斤。”今年诸城市秋粮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再获丰收。
“抗病虫,保灌溉,今年下了大力气。算下来每亩晚稻产量有1100斤左右。”江西省永丰县石马镇中林村粮农吴家发说。今年全县晚稻种植面积达39万亩,预计产量约3.5亿斤。
从东北平原到华北粮仓,再到鱼米之乡,稻香阵阵,仓廪殷实。据农业农村部11月7日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12.37亿亩、完成94.7%,进度同比相当,全国秋粮丰收在望。与此同时,全国冬小麦已播91.9%,冬油菜已播9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总书记经常叮咛:“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夏耘秋收,季季压茬。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产量居世界首位,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国粮仓稳,高质量发展底气足。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丰收了,全年粮食丰收就成了。岁稔年丰,为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添了充足底气。
实打实调结构,稳产优产
秋粮生产,是结构调优、稳产优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粮食稳产保供,不单是总量任务,也是结构任务。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瞄准紧缺品种,保面积、保产量,扩大豆、增油料,做好田野里的“加减法”。
——稳口粮,稳玉米,“粮袋子”鼓起来。
农机逐着稻浪前行,粒粒稻米倾泻而出。“400多亩水稻,两三天就能收完,亩产达到1200多斤。”四川省苍溪县益康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桄明说,“购置农机有补贴,咱种粮有底气。”
收割、脱粒、粉碎秸秆,农机驰过,玉米归仓。“穗子大,籽粒饱,亩产1400多斤。”河北省成安县成安镇南鱼口村种植大户杨俊山说,“喷施叶面肥、及时浇地,今年的玉米扛过了高温天。”
围绕“稳口粮、稳玉米”,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秋粮面积,大力加强田间管护,强化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确保秋粮机收顺利。丰收时节,露沾玉米金黄,风吹稻花飘香。
——扩大豆,提产能,补上品种短板。
“选种高蛋白品种,采取大垄密植技术,我家250公顷大豆产量预计能突破100万斤。”吉林省敦化市联益农副产品供销专业合作联社负责人赵显清介绍。耕种收一条龙,流水线分拣包装,政府补贴到位,优质大豆卖上好价钱,每公顷收益过万元。
调结构,扩大豆是关键。农业农村部在东北地区重点推广粮豆轮作,在黄淮海、西北、西南等地区重点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亩,有16个省份1047个县共4万多家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扩油料,挖潜能,“油瓶子”更稳当。
丰收了!山东省夏津县田庄乡创新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滕召华剥开新鲜的花生,说道:“高油酸花生每亩能产800多斤干花生,出油率比普通花生高1/3。”今年夏津县引导粮农扩种了6000余亩大豆、600多亩油葵、9000多亩花生等油料作物。
各地紧盯重点油料作物,全力做好种子供应、农机保障、技术培训、政策支持,挖掘潜能,提升产能,保障食用油安全。湖南省积极推进菜油茶油“两油”产业,四川省开展“天府菜油”行动,扩种大豆、油料。
今年是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中央财政安排产油大县奖励、耕地轮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30多亿元,支持油菜生产。
用好技术种好粮食,粮农挑上“金扁担”
秋粮生产,是农业科技升级、装备质量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高效秋收的背后,是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迅速,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机拥有量、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化唱主角的新阶段。
——先进农机“加速跑”,种地效率高。
大马力联合收割机驶过,摘穗、去皮一气呵成。“从种到收,农机全程接力,玉米和大豆从地里直接进库里。”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李庄村村民杨安定说,“合作社购置了57台套大农机,种地更省力。”
农机助力,秋收、秋种、秋整地卡点推进。预计今年“三秋”期间各地投入各类农业机械达到3000万台套,水稻、玉米、大豆机收率分别超过94%、80%、82%,小麦机播率超过93%,油菜种植及马铃薯、花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收获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
——手机成了“新农具”,算力成了“新农资”。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收稻子用“网约车”。“啥时候要收,啥时候就用手机下单。”湖田镇林田村种粮大户肖东洪说。
“云”里管,线上种,智慧农业成为新趋势。袁州区农业农村局研发智慧云平台有1600多家农业合作社入驻,农户网上点单,平台派单,让农机供需精准匹配。
秋收一线,种地更有“数”。数字农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国累计创建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份、建设128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
——农技服务更到位,现代要素发力田野。
“配方施肥、种肥同播、一喷多防,好技术为种田托了底。”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小龙马乡大张村郭尚和说,“农技员一对一帮扶,遇到难题,有人教、学得会、学得快。”
放眼广袤田畴,藏粮于技,田间地头激荡着科技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
提品质、转方式,粮食生产向着绿色高效转型
秋粮生产,是发力供给侧、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生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生产向绿,农业生产方式升级。
“太阳能灯防虫害,绿色化肥提地力。”安徽省天长市种植大户卞惠德说,今年天长市共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9万亩。
立体种养、循环农业、节水农业不断发展,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有效化解资源要素约束。目前,全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保持下降趋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十年前提高了0.052。
——品种多样,居民餐桌更丰富。
“高山冷泉水灌溉出的生态水稻,口感醇香,卖得好!”湖北省秭归县九畹溪镇石柱村花桥农产品销售公司负责人向长双说。
优质粮油品种扎根田野,农产品加工业加快绿色转型,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逐步健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6.2万个。
——品质向好,优质优价促增收。
“好豆子成了抢手货,豆制品企业提前预订,比市场价高出不少。”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众盼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书智很开心。
粮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产与增收互促。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目前全国已遴选236个“中国好粮油”产品,带动增加优质粮食逾5000万吨。“十四五”时期,全国将形成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粮食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粮油品牌,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希望田野,接续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亿万农民一起,有信心、有底气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迎来一个又一个穰穰满家的丰收年景。
(原标题:全国秋粮已收获94.7% 秋粮丰收又一年)
【责任编辑:王井爱】
【内容审核:曾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