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乌龙——邓本殷“诈死”的历史真相(五)丨天津诈财案中的邓本殷叫“邓哲夫”

海拔新闻 2022-08-17 17:33:06

一场乌龙

——邓本殷“诈死”的历史真相

作者 钟业昌

五、天津诈财案中的邓本殷叫“邓哲夫”

曾经统治琼崖的“八属督办”邓本殷1926年在上海病死了,但在抗日之前,“邓本殷”的名字又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不过是一则丑闻,他是天津高级退伍军官诈财案的“首犯”。

1934年11月,天津发生了一高级退伍军官诈财案,“邓本殷”被法院拘押审讯。《社会日报》报道说:“首犯自供名邓哲夫,湖南人,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驻防粤汉等地,因赋闲日久,来北平谋事未成,寄寓天津旧德租界特一区友人所开之西服成衣店内,犯行使伪钞与诈财罪,同案者有白俄及日本浪人,与公安局特务暗探等。”这个“自供”很能说明假邓本殷的身世,表明他的原名是邓哲夫,而且是湖南人;我们知道,真实的邓本殷是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

这邓哲夫又怎么把邓本殷给扯上了呢?原来是记者的“功劳”。

报道中说:“惟邓哲夫之名,不见经传,经新闻记者多方侦询,忽传其为邓本殷,其原来地位,尚不仅一师长,曾充广东琼州护军使,督办高雷钦廉琼崖八属军务,在七八年前,固一最显赫之军阀也,不意失脚之后,日暮途穷,乃一寒至此。且至于行骗犯法,陷身囹圄,而将有身败名裂之祸也。”原来是经过记者了解,才“传”其为邓本殷;我们还是相信邓哲夫的“自供”吧。不过,也许就是从这时开始,邓哲夫准备“将错就错”,干脆当“冒牌”邓本殷了,反正真的邓本殷已经死了,俗话说死无对证。那他为什么要“冒”邓本殷之名呢?这又与1938年上海的亚尔培路“怪案”相关,详下。

报道中还写道:“在法庭受鞫之时,西服革履,蓄有八字须,年四十许,操英语甚娴熟,丰采甚佳。”可见,这个假的邓本殷,其形象实在与“武夫”邓本殷不相符。

事情的原委,我们还是如实照放:“先是有英人某新闻记者,在天津英租界捕房以某案被逮,于保释时曾宣誓允随时为捕房出力自赎,后旋遇邓,因是在粤时相识之老友,邓即语以有多数交通银行伪钞出售,请其代觅买主,每现洋四十元可买伪钞百元云云。”岂料,此英人立功心切,他“即向英捕房告密,由捕房总巡派出暗探,佯为买主,与邓接洽,初向其要求准备现款,并居然备有真钞万余元,使邓视之,以坚邓之信,其后即约期交付伪钞。由邓约同白俄人二、日本人一在特一区某俄人所开家庭旅馆内作交付之地点,邓未必真有此大批伪钞出售,乃另约有公安局暗探二人,携有手枪一支,亦届时埋伏其地,拟讹索买主之现金,不意英捕房乘其讹诈时,已派出多人,加以拘捕,除日人某,送往日领署外,其余同犯人等,悉引渡法院。”

《邓本殷之末路如是乎》报道天津高级退伍军官诈财案

此事的结果是邓本殷翻供:“邓在捕房,因畏刑讯,已有招供,至法庭始翻供不认,谓为代日人出售白银,究竟真相如何,虽尚不可知。”记者认为:“案情究属不轻,设一旦判决有罪,处刑要亦在十年徒刑上下,此公之一生,要亦毁矣。末路至是,诚可哀也。”(可公:《邓本殷之末路如是乎》,《社会日报》1934年11月27日,第2版)

此案的前后经过,诚如报道所说,“犯案情由,亦极曲折,富有侦探小说意味”。而从报道的整个案情看,曾经的“粤军虎将”邓本殷,不管他怎么“坏”,也不至于去做贩卖伪钞生意此等劣事吧。可能这样,连记者都发出疑问:“邓本殷之末路如是乎?”

这个“邓本殷”可是因为出售伪钞犯事的,考虑到与他犯事的还有白俄及日本浪人,那就不难理解邵南骥回忆中说到,邓本殷与他说他曾娶一个法国女子做老婆的事了,详下。还有,接下来发生的以“邓本殷”为主角的上海亚尔培路怪案,也有日本人参与其中的记录。(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一场乌龙——邓本殷“诈死”的历史真相(一)|“诈死将军”说法的由来

一场乌龙——邓本殷“诈死”的历史真相(二)丨邓本殷在琼州抱病召集军事会议

一场乌龙——邓本殷“诈死”的历史真相(三)丨邓本殷在上海因胃病救治无效而逝

一场乌龙——邓本殷“诈死”的历史真相(四)丨吴佩孚为邓本殷请恤

【责任编辑:肖 好】

【内容审核:黎晓帆】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