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长啥样?听科研人员讲讲与长臂猿的“小故事”

椰网 2020-09-11 13:30:26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吴英艳 刘宁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山区、昌江县境内,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是中国唯一保护长臂猿及其生存环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月5日上午,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跟着采访团来到了霸王岭,探访长臂猿生长环境,听科研人员讲那些与长臂猿之间的“小故事”。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面积在增加

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范围内,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霸王岭林海浩渺,古树蔽日,高达96.7%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生长着2000多种野生植物和300多种野生动物,在这座北纬19度的大山腹地,栖息着濒危动物海南长臂猿。

  5日上午,阳光正好,记者随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科研人员陈庆的步伐,沿栈道而行慢慢深入到长臂猿的栖息地。森林公园内不仅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溪、树、藤自然成趣,雨林奇观独具特色,而且生态环境优越,负氧离子含量高,被人们称为“天然氧吧”。

海南长臂猿检测队队员在检测长臂猿时行走的都是山路,而非记者行走的栈道,他们行走的路比这还要艰辛。慢慢沿着栈道走,可以看到地上残留着长臂猿食用过的野果残核。在这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它们经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树枝干上就是他们的栖息地。

目前只有在霸王岭的高海拔地区,才能见到全球极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黑冠长臂猿。1980年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存有七到九只,藏匿在霸王岭大山深处。1980年霸王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海南黑冠长臂猿被保护了起来,经过几代人40年的努力,几乎灭绝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现有数量已经达到了5群30余只。

今年8月29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监测队员传来好消息,海南长臂猿喜添幼猿,海南长臂猿第五个家庭群E群的形成,并扩散到新栖息地近8个月,意味着原栖息地与该新栖息地之间存在扩散通道,栖息地面积在增加,且新栖息地能够支持海南长臂猿的生存。现在形成新的家庭群,表明海南长臂猿恢复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充分展示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成效和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的成果。

他陪伴长臂猿走过30多个年头

“呜呜呜”长臂猿的一声鸣叫声在热带雨林中久久不能散去。对于陈庆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听着这个声音,他的内心才能更踏实。

 1984年,陈庆便来到了霸王岭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59岁的陈庆已经是一名资深的研究长臂猿领域的专家,从伐木工再到护林员,监测员再到科研人员,陈庆与长臂猿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

与长臂猿结缘后,当了6年的伐木工人的陈庆,决定来到霸王岭当护林员,开始了霸王岭的护林生活。一次机会,陈庆被借调去协助监测长臂猿活动规律,从此,追寻长臂猿就成了陈庆的乐趣和首要工作。

 “一上山,我们就得背着个书包,书包里装着我们常用的工具,笔记本、录音机、望远镜、照相机,这些都是必备品,每日清晨就要赶往大山深处,寻找长臂猿的踪迹,这也是我每日的目标。”陈庆告诉记者。

在山上行走,道路曲折,有时候难免摔伤,这也是陈庆常常遇到的事情。“在山里,有一次循着阵阵猿声,一不小心踩空摔倒,摔伤了右脚,当时山中没有信号,我也不能及时联系同事,自己在山中硬生生的走了几个小时回到驻点,最后在医院休养了半年才好。”陈庆说。

回想起与长臂猿的相处时光,陈庆都历历在目。有一次上班,陈庆在山中看到了三只长臂猿在树上睡觉,有的趴着树枝、有的抓着树枝,可爱极了。“长臂猿有的时候很怕外人打扰,但幼猿对人类比较好奇,有时候就站在与它们2-3米的距离,这也是我离长臂猿距离的最近的一次。”

陈庆告诉记者,长臂猿在每天在6点多就开始发出阵阵猿声,宣布领地,叫声可以长达30分钟,每天早上基本要叫3次。“早上6点到10点是长臂猿的发出声叫的时间,我们会在这个时间内赶到制高点监测,发出第一声声响后才知道长臂猿的方位,我们就得立马赶到长臂猿的位置,记录下长臂猿生活习性和种族变化。”

看着长臂猿的数量在渐渐增加,陈庆心里很开心。他说,这辈子不会离开霸王岭了,也不会离开长臂猿。今年59岁的陈庆,明年也要准备退休了,但是他会一直关注着长臂猿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晓倩】

【内容审核:吴淑珍】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