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好扶贫“花”织好脱贫“锦” 东方织娘编织“小康梦”

椰网 2020-08-02 18:47:59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吴平 通讯员 苏群)黎族织锦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东方市大力发展黎锦产业,通过扶持专业合作社、开辟电商平台等举措打开市场、畅通销售渠道,让黎族织娘绣好扶贫“花”,织好脱贫“锦”,托起致富“小康梦”。

符林早是土生土长的黎族人,9岁开始跟随外婆学习织锦,18岁时她的织锦技艺已超过了同村的长辈,成为俄贤岭一带的织锦能手。

符林早向记者介绍黎族服饰说:“这个图案是龙,那个图案是凤,龙凤是黎族的爱情故事,我们传统的衣服都是没有图案,现在有图案的,是我们自己想象来织,自己创新。”

2012年,符林早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9月荣获首届“天涯工匠”称号。符林早擅长编织美孚方言黎族图案,对东方哈方言和杞方言的黎锦编织图案也有研究,作品风格自成一派。

符林早说:“黎锦如果没有人学会消失,我的徒弟我要继续教她们,我懂什么就教她们什么,把技艺传承下去。”

在符林早的影响下,其侄女符丽琼返乡创业,对黎锦进行改良创新,并巧借微信、抖音传播,打开黎锦销路,让黎锦走出去火起来,实现自己多年来的创业梦。

符丽琼说:“我还是比较喜欢黎锦,回到村里看到舅妈她们的纯手工黎锦,我就做了一批改良版的旗袍,卖了一批,有两万块钱。”谈起未来的发展,符丽琼信心满满。她告诉记者,下一步她打算成立合作社,吸纳更多的黎族织娘加入进来,带领织娘们线下创业,线上直播卖货,让有3000年历史的黎锦在她的直播中走进现代生活,把黎锦产业做大做强。

东方大田美孚黎锦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符其荣是一名地道的黎族人,2017年因家里3个兄弟姐妹均在上学,生活困难,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穷志不穷的他2019年从学校毕业后,本着对黎锦的浓厚兴趣,在扶贫政策的助力下创办合作社,开启了电商创业梦,动员有手艺的“织娘”加入合作社,帮助其销售黎锦,增加收入,仅是2019年合作社黎锦销售额就有13万元。

符其荣说:“我就想黎锦如果能做得好,既可以传承我们黎锦织锦技艺,还可以增加织娘的收入,解决她们的就业问题。”

符求兴便是黎锦合作社的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没加入合作社之前,产品单一,销路局限。如今,加入合作社后,单一的织锦产品逐渐多样化,黎锦的市场越来越好,从过去的零收入到2019年收入了1万多元,生活是越过越红火。

与此同时,东方市东河镇玉龙村也成立黎锦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脱贫攻坚+黎锦文化”相结合的模式,打好黎锦经济牌。目前,该村3家黎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0户贫困户每年黎锦产销收入4000元,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据统计,东方市共有7家黎锦合作社,合作社成员约200人,采取“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年销售额达60万元以上,越来越多的黎族织娘靠巧手织绣出了小康生活。

近年来,东方不断加大黎锦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建立了黎锦传习所、黎锦原材料种植基地、非遗综合展示馆与黎锦技艺传承馆;有3所中小学,1所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黎锦技艺进校园实践课。今年3月份,成功获批“东方黎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响了“东方黎锦”这一非遗品牌。目前东方市现有1人被评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4人被评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传承人,41人被评上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市级传承人。

【责任编辑:林思冰】

【内容审核:林春森】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